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中国短期内跟随美国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2日 11:27 世华财讯

  [世华财讯]业内专家认为,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日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跟随美国加息的可能性很小。

  据中国青年报7月2日报道,中国银行行长助理诸鑫强1日表示,不相信中国会跟随美联储加息而加息。目前,中国利率应趋于稳定,因为这涉及汇率乃至宏观经济发展问题。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哪里可以免费发短信?

  由于出现过热势头,数月来,对中国央行是否会采取加息这一严厉的降温措施,市场一直存在争论。舆论普遍认为,决定央行加息的因素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超过5%;二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6月底前调整利率。

  但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信贷紧缩政策,经济增长过热的势头已经得到有效遏制。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将很快从"穷追猛打"阶段进入"以观后效"阶段。是否加息,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弘也说,宏观调控中的一些数据变化很快,估计央行不会急着加息。这种观点与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央行行长会议上的讲话非常接近。周小川当时说,考虑到中国经济正在朝着软着陆方向发展,中国现在不会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措施。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秀云表示,加息作为一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重要杠杆,要根据本国自己的宏观经济现状而定。中国是否加息,一要看物价指数;二要看宏观调控的效果如何。

  中国国家统计局有关官员也撰文指出,目前中国不宜加息,是因为物价上涨水平尚在可承受范围内。该官员预计,本轮物价上涨可能在8月份出现逆转。而全年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不会超过4%,低于多数人认可的5%的临界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物价指数令人乐观。相比之下,市场更关心2004年第二季度的数字。有市场人士预期,6月份的消费价格指数将达到甚至超过5%。

  市场人士担心,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力局限性很大,比起限制信贷这种行政力量,加息未必就能抑制住通货膨胀。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员解学成认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粮食价格上涨是5月份中国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推动力,粮价走高源于中国耕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与利率并无太大关系。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吴念鲁认为,如果跟随美国调高利率,虽然会起到抑制信贷的作用,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可能使那些并不过热的行业遇冷;而在资本市场,加息对股票及国债市场可能造成的冲击也不能忽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债的主要买主,加息等于把国有银行套牢了。在四大银行纷纷为上市忙个不停的时候,央行显然不愿意匆忙地作出这种决策。

  兴业证券分析师卢雨霖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利率调整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在目前中国投资渠道有限、资本市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多数老百姓更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央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04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体系中总额达22.1万亿元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中,超过一半是个人存款。

  当然,这并不能促使中国政府加息。正如一位官员所说,目前中国政府倾向于不加息,但如果通货膨胀压力可能导致宏观经济失控,中国政府就准备加息。

  (刘畅 编辑)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中法文化年“上海周”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