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5月货币供应量回落加息压力暂缓 仍需谨慎观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15日 09:34 证券时报 杨波

  编者按:近期,有关加息的各种说法甚嚣尘上,6月8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利率变动要跟上价格变化,更使加息有兵临城下的紧迫感。不过,统计数据显示,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5月份货币供应量回落,CPI5月增幅为4.4%,这是否意味着加息压力稍缓?对宏观经济形势我们又该怎样理解?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周克瑜、实达期货公司研
NEC百万象素手机1元拍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究部经理吕海柱、中期国际期货公司研究员陈晓迪,共同探讨相关问题。

  记者: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之后,已公布的5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出较乐观的倾向,是否意味着加息阴影已开始消散?

  周克瑜:近期公布的数据确实降低了央行的加息压力,但加息的可能依然存在,一方面,实际贷款利率近年来一路走低,不仅降低了企业实际贷款成本,也使企业贷款和投资冲动大增;同时,通胀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虽然预计CPI将在第三、第四季度回落,但全年通胀形势仍将十分严峻。

  不过,由于我国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应考虑采用结构性的加息方案,即存款利率不动,单向提高基准贷款利率,另外可以会沿用差别准备金率思路,在基准贷款利率提高的基础上,对部分行业实行差别贷款利率。吕海柱: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应该是多目标、多手段和阶段性的,即货币政策的取向在维持多目标的相对平衡性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多手段下的货币政策环境,就现阶段来说,有关CPI对于加息的刺激作用是毋须置疑的,预防和控制通货膨胀是我国中央银行的重点目标。

  然而,加息的“适度性”对于政策效果和成本来说更为关键,可以看到,CPI的上升主要源于过度投资的激增和2002———2003年基本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推动,现时过度投资在强硬的行政干预下放缓,而价格上涨已经进入历史高位区,因此,虽然CPI在年内将继续维持较高水平(不排除会突破5%的政策警戒线),在预防性和小幅度的加息政策之外,保障、维护和延续当前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状况始终是中央银行的核心目标之一。

  陈晓迪:由于引发此轮经济过热的物价上涨主要体现在上游产品,并没有有效传导到下游产品,因此即使不采取调控措施,市场也会进行自我调整。我国CPI的分类构成中食品类占30%,服务类占20%,工业消费品类占50%。去年以来CPI上涨的格局是食品价格上涨,服务价格相对稳定,工业品价格下降。而近期粮油价格已出现大幅回落,以服装、家电为龙头的工业品价格已形成了一种下行惯性,再加上药品及交通通讯产品交替下跌,更增加了对CPI的下行压力,估计到三季度,CPI的增速将会有所放缓,央行加息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记者:这是否意味着,下一步政府将不会有进一步的紧缩调控措施出台?那么,当密集的行政干预手段相继推出之后,一些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是否还有必要?

  周克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手段调控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出台更严厉调控措施的可能性不大,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一旦“运动式”的行政干预“风头”过后,这种借助外力强制性进行的投资降温,可能会重新出现反弹的可能性。

  因此,在我们看来,此轮宏观调控中政府行政干预手段的运用只是权宜之计和救急之需,出于维护行政调控成果的考虑和宏观调控可持续性的考虑,市场化调控手段选择一个适当时机跟进势在必然。

  吕海柱: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在匹配性的强硬行政手段遏制地方政府(与银行各地分行和支行共同推动)的盲目投资热之后,整体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刺激等一系列目标和特征需要一个稳定、宽松、积极的大环境,控制过热转成为全面紧缩也并非是政府及中央银行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后期,进一步紧缩紧缩政策的出台需要政策诱导条件,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如何将同等效果的情况下逐步(或尽可能)的将行政手段转化为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则是中央银行调控艺术提升的长期要求,“相对紧缩”(部分紧缩的同时部分宽松)是后期调控的上上之选。

  陈晓迪:仍有可能和必要出台进一步的调控措施,但应该以市场化的调控手段为主。从目前来看,虽然全球商品市场正处在一个深幅调整时期,但整个商品牛市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反转势头,后市仍然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同时,长远来看,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经济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必须要建立起包括利率、汇率在内的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从根本上降低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当前需要逐步的进行尝试,为以后的改革创造条件。记者: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月回落了16.4个百分点,这对以投资高增长为动力的这轮宏观经济增长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宏观经济会否出现短期头部?周克瑜:虽然我们坚决看好宏观经济的中长期走势,但对短期走势则较谨慎。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回落,值得格外关注。如果这种回落的势头继续,将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无论股市还是期市在2003-2004年出现的牛市,都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有关,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原材料价格回落也势在必然。

  另外,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从2002年底存货投资开始强劲回升,根据经验,我国存货投资从扩张到收缩一般为3-4年,而决定宏观经济短周期波动的主导性因素是存货投资,因此,即使没有此次宏观调控,2005年或稍后我国存货投资也将进入收缩期。而此轮宏观调控可能使存货投资提前进入收缩期,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国宏观经济短周期确实存在阶段性见顶的可能。吕海柱:在中国与全球经济关联度逐渐加大的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全球经济运行息息相关,参照美国及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我们认为,国内经济在第二及第三季度交叉的2-3个月内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还是消费都将进入一个调整性的下滑阶段,这可以被视为短期头部,但是,在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国内的宏观经济将继续维持全面增长的态势。

  陈晓迪: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日益庞大,市场化经济惯性得到增强,国家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力度有限。中国经济很可能会“软着陆”,2004-2005年度经济增长速度将维持在7.5%左右,但固定资产投资可能会“硬着陆”。国内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庞大的社会库存,对国际市场的原材料需求将快速下降,全球商品价格将出现回落。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