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重点抓好五大能力建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6日 11:35 世华财讯 | |||||||||
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是抓好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等五大能力建设。 据新华社4月15日报道,农业部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国家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是抓好五大能力建设。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将在13个主产省区的9个粮食优势产业带展开,通过实施五大项目,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技术集成能力、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等五个能力。 第一,实施优质专用良种育繁项目,提高良种扩繁供应能力。优质专用良种育繁项目,将按照9个粮食优势产业带的区域特性,通过形成良种育繁体系,使主要优质专用粮食作物良种的生产能力满足项目县用种量80%以上,标准粮田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第二,实施病虫害防控项目,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和应急救灾能力。我国将完善重大病虫害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完善重大病虫害应急控制系统,健全农药监管、安全使用和农药残留控制系统等,使重大病虫害发生的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灾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病虫害基本不成灾、不起飞、不扩散。 第三,实施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提高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将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兼顾低产田”的思路,在13个粮食主产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开展标准粮田建设。 第四,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提高技术集成能力。使项目区4种粮食作物的机械化水平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50%左右;完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形成社会化服务网络;恢复农田地力,使亩均降低成本10元至20元,节省种子和化肥20%至30%,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贡献水平。 第五,实施粮食加工转化项目,提高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逐步调整粮食加工企业的区域布局,增强主产区的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培育粮食主产区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提高粮食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争取到2007年末,使粮食加工比重由目前的8%提高到15%。 (徐笑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