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策划名称: 2004'中国十大金融新闻
总 策 划: 何世红
网络联动: 新浪财经 金融中国
特别支持: 中国农村金融网 银行家网
  行长经理内参
  金融信贷内参
  农村金融内参
  中国金融报告
资源调用: 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2004年,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性洗礼。从资本市场的重要洗牌到央行九年来的首次加息;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造到证监会的“王小石事件”,这一连串的重大事件,使中国金融业走过了一个不惑之年。

    “美猴离去,金鸡已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新浪财经同中国金融网共同合作,从众多的大事件中评选出2004:中国十大金融新闻,以飨读者。
 

 
 
 
 
 
 
 
 
 
 
 
 
 
 
 
 
 
  1、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
    国务院于2004年1月31日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主要内容为: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丰富证券投资品种;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促进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发展,提高执业水平;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加强协调配合,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国务院《意见》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是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和实现制度跨越的行动指南。
    如果把1990年中国股市的建立、以搭建市场平台和建立市场规则为核心的股份经济改革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由《意见》所启动的以完善市场机制和塑造市场主体为核心的市场化改革则可以视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二次革命,是一个符合市场经济本质特点和发展要求的决定,也是一个能够结束市场长期徘徊、引领市场实现重大转折的决定。
    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界人士认为,《意见》的出台为上市公司营造了更好的融资环境,将有利于上市公司更好地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支持。同时,对上市公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将进一步促使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有助于规范整个资本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
  2、中国九年来首次加息震动全球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10月28日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同时,进一步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这是央行九年来首次加息。
    央行负责人表示,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利于防止企业过多占压资金,缓解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减少资金体外循环;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从2002年起,人民币汇率问题就始终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构成潜在的压力。始终是中国政府金融改革的焦点问题。对于此次加息,各界人士看法不一。虽然有专家对加息是否有效表示了质疑,认为如果考虑到因调控而逐渐走低的宏观经济,贸然加息将加强宏观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而且,加息是否有助于宏观调控,还值得商榷。但多数金融专家表示,加息合乎形势,理当实施。利率是货币政策方向的重要指示器。
    本次加息前,中国的利率水平是1997年以来为克服通货紧缩而8次降息的结果,是9年来的最低水平。在货币政策的目标已由克服通货紧缩变为防止通货膨胀的今天,继续维持当年的低利率显然是不妥的。加息有利于巩固前一阶段的宏观调控成果。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向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物价上涨面临较大压力。
这两种现象交织并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名义利率偏低。专家们还认为,动用利率杠杆,充分体现了宏观调控要更多地采取经济手段的精神。
     加息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较高的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抑制低效益企业和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投资需求,从而优胜劣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加息有利于防止一部分企业过多占压资金,从而缓解另外一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状况。利率偏低会使一些企业不计贷款成本,多贷多占,“不贷白不贷”,而加息有助于资金更合理地分配。
    加息有利于减少资金在银行体系外循环。今年前9个月,储蓄存款同比少增了2070亿元。储蓄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如果储蓄长期少增,就可能威胁到一些商业银行的稳定。加息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储蓄意愿,改变资金“体外循环”的状况。
  3、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改制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2004年8月26日上午挂牌成立,自此这家已有近百年历史的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新的公司章程,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构建的现代股份公司治理架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63。9亿元,完整承继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和所有业务,按照中国银行目前拥有的营业执照和业务许可批准、核准的经营范围继续经营业务。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国家持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依法行使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宣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并且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等为两家试点银行补充资本金。为管理好这部分资产,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财政部、中国央行和外汇局派员组成了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
    银行发言人介绍,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新产品与服务,为股东提供稳健、长远的回报,为社会创造高效率的金融服务。
    目前,两家银行的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同时,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已累计核销损失类贷款1993亿元人民币,处置可疑类贷款2787亿元;正式启动次级债的发行工作。中国银行已发行次级债260亿元,中国建设银行发行次级债233亿元,增强了资本金实力。
    11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两家国有商业银行所进行的主要财务重组工作基本结束。目前这两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不良贷款拨备率等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股份制试点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4、中小企业板设立 中国资本市场掀开新的一页
    5月27日,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证券市场两个主板市场的历史将慢慢结束。中国最早筹划建立创业板市场是在2000年初,深交所为筹建创业板开始停发新股。现在,在停发新股4年之后深交所终于又可以重发新股了,使深圳又延续了其金融中心的梦想;同时,这也标志着中国创业板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小企业板是创业板分步建设的第一步。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指出,中小企业板块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又掀开新的一页,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始起步。
    中国证监会负责人说: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是中央政府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而做出的重要决策。自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展,技术状况和规范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市场层次结构单一,难以适应企业和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融资需求。设立中小企业板块,有利于更大范围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优化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结构。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中小企业板块,是在现有条件下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中小企业成为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各类中小企业超过800万家,对GDP的增长贡献已达到50%以上。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最新调查表明,在中国市场化程度较高、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中小企业贷款被拒率近60%,从全国范围来看,80%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设立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搭建进行直接融资的市场平台,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它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着重要的意义。
  5、审计署查出工商银行涉案金额69亿
    11月1日,审计署正式公布《中国工商银行200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表明,工商银行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财务核算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分支机构违规发放贷款、违规办理票据承兑和贴现等问题时有发生。审计还查出各类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30起,涉案金额69亿元。
     为促进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风险、提高效益、规范管理,建立安全高效稳健的金融运行机制,2003年2月至10月,审计署组织17个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对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总行及其21家分支机构200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
    从审计情况看,近年来工商银行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加快技术创新、调整经营结构、加大呆坏账核销力度等措施,逐步加快银行商业化进程,各项业务稳步发展,资产质量有所好转,财务状况进一步改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自2000年扭转经营亏损局面至2002年底,该行累计实现经营利润891亿元,提取风险拨备529亿元,核销不良贷款和财务包袱922亿元,体现账面利润182亿元;2000年剥离部分不良资产后,当年首次实现不良贷款占比和绝对额双下降,2001年持续双下降,2002年资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从年初的7948亿元、30.12%,下降到年末的7590亿元、26.01%,分别下降了358亿元、4.11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2年,全系统共撤并1.1万个分支机构,分流富余人员13万人。
  6、证监会高管“王小石事件”引发中国证券监管风暴
    2004年11月,43岁的王小石忽然成为中国证券业发展历史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因涉嫌向申请上市的企业出卖发审委委员名单而被捕的王小石,使中国证券发行制度面临空前巨大的改革压力。
    12月5日中国证监会进行发审制度改革一周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一个惊人的消息在业界传出,中国证监会一官员被检察机关带走。该官员就是身处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要职的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
王小石被批捕一事将中国证监会及证券发审委员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王小石事件”曝光后,市场对于新股发行审核制度质疑不断,甚至有人提出要取消发行审核制度和发审委,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正面临着一场信任危机。审计署已经对证监会进行了摸底调查,明年将进驻证监会对其进行审计,审计时间将持续几个月。这将是中国证监会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面临全面审计。
    “王小石事件”使中国证监会一时成了替罪羊,原本,中国股市近年的走势就很差, 王小石的出现,让所有投资者直接开始怀疑中国证监会监管行为的纯洁性。
  7、农发行员工向行长进言 百万读者参与震惊业界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成立10年,以服务粮棉收购为主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特定历史时期的使命正在走向终结。在成立十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原行长何林祥悄然去职,使农发行风雨为业界所周知。新行长郑晖受命于危难之秋,而他必须要面对的,是十年发展中所积淀的政策体制之累,是在沉重的巨额不良贷款压力之下的风险防范与农发行职能重新定位及欲理还乱的组织机构改革。
   这位新行长履新两个月以来,据称在北京月坛北街甲二号农发行总行大楼里,员工很少能看到这位新行长的身影,郑晖频繁地奔波在基层调研,以求摸清农发行的底细。从农发行总行到遍布全国的基层机构,及至整个中国金融界,人们都在关注着,受命于危难之秋的郑晖将把农发行带往何处?
   就在这样的一个万众瞩目的关键时刻,中国金融网一则“给郑晖行长进言”的网友发贴引起了中国金融界及农发行职工的高度关注与联动,短短数日内访问量超过百万,并有2000多封农发行系统员工进言信向郑晖行长进言,就农发行职能定位、组织机构改革、金融风险防范、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等各方面纷纷建言,表现出对农发行生死存亡的强烈关注并引起农发行全体高层的高度重视和金融界的强烈震憾。这种出乎意料的热烈反响为农发行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外部助推力量。
  8、“金融大盗”国洪起狂骗多家银行 广东证券陷入窘境
   2004年5月,广东证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和信誉危机。这一切,和一个叫国洪起的北京人息息相关。
   仅仅是在广东证券,国洪起就涉嫌侵吞、盗用20亿元之巨。而2002年广东证券的总资产约为89.4亿元人民币,国洪起掠走的相当于广东证券总资产的四分之一。国洪起的足迹遍布山东、北京、香港、河北、福建、广东、深圳、西安、上海等地。
   国洪起,男,1958年出生,北京人,上世纪80年代曾因诈骗建设银行贷款被判刑入狱。出狱后,靠买卖进口大件指标等方式积累了初始资金,并以此在山东创办实业。随后,他逐渐进入金融市场,长期在证券和投融资领域进行非法活动,并且编织了一张巨大的关系网。有资料显示,国洪起在香港和内地共有51家公司,其掌控的资产达80亿元以上。
   国洪起的资产是怎样迅速积累起来的呢?他又是以怎样的手段,成为一个将数家证券公司和银行等投资机构玩弄于股掌之上的“金融大盗”的呢?广东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证券”)的一次内部审计稽查,掀开了国洪起利用金融监管空隙、疯狂攫取资金的黑幕一角。
   这个以国洪起为首,利用金融体系漏洞,大肆挖国家墙脚,侵吞巨额财产的黑金诈骗团伙开始受到各地司法机关的追查,一系列触目惊心的金融大案浮出水面
  9、央行、银监会联手清理部门规章 110件金融规章和文件胎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12月17日发布公告,对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部分金融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
   第一批共计110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结果包括:一、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加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和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等11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事项负责监督实施、解释,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修改、废止;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设立同城营业网点管理办法》等61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解释、修改;三、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授权分行、营业管理部审核批准外资银行驻华代表处展期申请的通知》等38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自公告之日起废止。这是央行、银监会第一次联手清理的金融规章和文件。
  10、我国反洗钱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仅2004年1月到9月,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对13.17万笔本外币可疑交易进行了分析和筛选,涉及金额达到776.8亿人民币和90.35亿美元,向各级公安机关移交涉嫌洗钱案件900多件。反洗钱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仍任重而道远。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约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至5%,介于1.5万亿到3万亿美元之间。亚洲开发银行也曾对我国洗钱数量作过评估,认为每年不少于2000亿人民币,约占到我国GDP的2%左右。
   据了解,目前可疑资金交易在全国各地区都有所发现。在新疆等地,曾发现有恐怖融资,云南等地有与贩毒相关的洗钱活动。在上海、深圳等地,由于经济金融发达,洗钱的数量和规模较大,而这些地区都是我国反洗钱工作的重点区域。目前,人民银行正与有关部门对上述地区加强反洗钱工作的指导。
   随着全球恐怖主义活动的日益猖獗,国际社会已经把反恐融资列为反洗钱的一项重要任务。2004年10月,我国作为创始成员国之一,成立了“欧亚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小组(EAG)”,全面参与世界反恐融资活动。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358;            来信至:finance2@staff.sina.com.cn
欢迎网友投稿: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本期制作:花比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