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不掉的探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 12:51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躲不掉的探针 传感技术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便捷世界,但是,不要高兴太早 有部史迪夫.马丁的电影是这样的:一个寂寞的单身男人,收到了电话公司送来的电话黄页簿,忙不迭地在里面找自己的名字,找见了,高兴地在房子里大叫——
“我在这里哪!” 是的,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验,没错吧?我们都偷偷在网络的搜索引擎里输入过自己的名字,也试着查找过自己在网络上常用的ID。你会突然发现,10年前自己在网络上的某一次随性发言,被类似google这样的工具在10年后毫不留情揪了出来。 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或是归咎于“传感(sensor)技术”的革命。 Google正是“传感技术”的好例子。它第一次向我们展示威力时,你可能会有史迪夫.马丁的兴奋和喜悦,但时间久了,你会害怕,因为不管你怎么小心,却总是隐藏不了你自己。你信箱里的那些垃圾邮件,正是这样来的;总是会有人知道你,找到你,然后,像垃圾邮件的出现一样,攻击你。 在这个时代,只要你上网浏览信息,就不停地在泄露自己的行踪,现在已经有了Acxiom或者ChoicePoint这样专门搜集网络个人信息的公司,花上20美元,你就能查到自己已在无意中泄漏了多少秘密。 “传感技术”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它的发展,当然不止是在网络上。比如,你的手机也是一个双向传感器。只要你和手机的基站连上讯号,你的手机,立刻就能成为一个稳定的、发送信号的传感器,利用它,电话公司就可以查到你的确实方位。 普通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也将要朝传感技术发展。日本人已经开始量产类似的产品,让商品条形码从简单的2D图形朝着“射频识别卷标(RFID)”这样精度更高的传感器演进。它能主动发射信号,而且采用128位编码。 想想几年后,你到商店买东西,店家会给你配上一台无线通讯、带显示屏的工具,它会告诉你想要的东西在哪里,也会主动给你提醒,告诉你类似的商品在哪里,还会向你播放广告。你的消费行为被实时输入店家的电脑里,变成店家“进销存”的依据。这样发展下去,你的消费行为会改变,而每个店家也会改变。街角的小百货行,也都能像丰田汽车一样,作到零库存。 这就是“传感技术”的新世界——需要提醒你的是,不要太高兴。这个新世界的推动者不是消费者,而是后面的操纵者。 手机的自动定位功能,背后最大的推动者是美国政府。到2005年,全美国的手机都必须具备定位功能,准确度要达到50米到100米以内,它已经是美国政府既定的立法。届时,你只要按动911报警号码,电话公司就会自动锁定你的位置。而GPS定位系统后面的力量,则是美国军方。射频识别卷标背后是沃尔玛,是英国的Tesco PLC,德国的Metro AG,这些都是在其本国数一数二的零售超市运营商。 换言之,传感技术的后面,是乔治.奥威尔的名作《1984》笔下的那个“老大哥”(Big Brother)。 在“老大哥”手底下,最可怕的事,就是你不再享有隐私。 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发了政府和大公司“刺探”个人隐私的渴求。这些隐私,很多时候看来并无大碍,仿佛只是些平平无奇的琐碎数据,但对于“老大哥”来说,只要它们拥有足够的信息处理和搜索能力,就能掌握许多秘密。他可以知道你的行为特征,及其所产生的效益,可以大到社会治安的稳定,选举时的公众影响,大到令沃尔玛这样的公司一年省下几十上百个亿。 “老大哥”才是探针技术的推动者。而你,在绝大部分时候是被动的。不仅如此,你还得负担它实施的费用。 没错,在传感的世界里,你不但要买单,而且,就像垃圾邮件一样,你根本逃不掉它对你的刺探。不要因为有了Google这种东西而高兴,在得到这些便利的同时,你转头一看,会发现自己身上早已插满了探针。你逃不掉泄露自己的宿命,你被别人不停地分析,利用你去建立数据模型,你将很快变成一堆研究报告上的数字。 这不是小报上的假新闻,不是外星人的恶作剧。而是现实。 (作者为texas a&m university电子工程学博士) (文/《环球企业家》□ 华建平 出自:2004年10月 总第1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