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随笔砸谈 > 正文
 

美国大选电视辩论快评:布什是否还能先输后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4日 16:38 南方都市报

  薛涌

  克里与布什辩论的初期反响已经显现:克里获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在民调中的支持率和布什拉平。不过,辩论对选民的影响非常复杂,不能简单以辩论的胜败论英雄。回顾历史,1984年大选蒙代尔挑战里根,在第一轮辩论中大获全胜。1988年大选杜卡基斯在首轮辩论中击败老布什。1992年大选首轮辩论是老布什、克林顿和佩罗特三箭齐发,结果佩罗特 获胜。2000年戈尔战布什,第一轮辩论戈尔也胜了布什。上述胜利者,谁也没有赢得大选。

  最有借鉴意义的是2000年戈尔对布什的首场辩论。辩论刚刚结束,选民的反应是戈尔赢。但几天后,民意倒转,普遍认为布什赢。大选后再分析,戈尔道理讲得通顺流畅,但举止失当,一声叹气被媒体反复播放,最后选民改了主意。那次大选他实际上就输在首场辩论上。

  可见,辩论要影响民意,在短期内也须经过两个过程。第一是直接观战的选民的印象,这在两三天内就能从民调中反映出来。第二,候选人的表现被媒体反复炒作、分析,一些当时不被人注意的镜头被反复播放。这种经过媒体解释、消化过的辩论,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里又会对选民形成第二冲击波。戈尔就是被这第二冲击波撂倒的。所以分析家把辩论分成内容和风格两部分,并认为风格常常比内容还重要。戈尔当年道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民主党事先极力贬低布什的智力,布什将计就计,让媒体创造了一个戈尔会在辩论中占上风的期望。真一交手,戈尔确实占上风,但他偏偏在布什回答问题时有一声“哀其不争”式的叹气。同情弱者的选民一下子就觉得戈尔太欺负人了。这是戈尔先赢后输的关键。

  也难怪,这次辩论前,双方激烈地讨价还价,特别是要争取在风格上占优。比如:克里考虑问题复杂,布什善于化繁为简;克里讲话太长,布什讲话精练。于是,民主党希望去掉候选人讲台上的计时警报器,以减轻克里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寒冷的马萨诸塞州的克里容易出汗,大概来自酷热的得州的布什比较能抗热,而女选民不喜欢动不动就出汗的人,觉得那种人心虚。所以,据说共和党要求把场地的温度调高一些。从衣着看,克里系红领带,满脸生辉,富于挑战性、攻击性,传达了国家需要一个新面孔的信息。记得2000年布什和戈尔最后一场辩论,大家殊死一拼,全系上攻击性的红领带,场面十分“火”爆。但这次布什则系蓝领带,安详、稳重、自信,给人一种牢靠的感觉。

  那么,这第一轮辩论经过媒体炒作后,布什是否还会像与戈尔辩论那样先输后赢呢?看来这种可能很小。上次戈尔输在举止傲慢,布什这次犯的恰恰是戈尔的毛病。反观克里,他在布什讲话时常常面带微笑,不时点头,而且不停地记笔记,显得非常诚恳、谦虚,尊重对手,在风格上的表现几乎是滴水不漏,没有给媒体留下任何炒作的余地——要炒作应该是对布什更不利。

  不过,今年已经不是2000年。戈尔的叹气被媒体炒作后,改变了选举的结果。如今媒体也纷纷有所反思:人非草木,当总统的人也是个感情动物,显露些自己的感情并无大过。大选应该比候选人的实质性政策,而不是个人一时的情绪。媒体这样炒作,扭曲了健康的政治过程。所以,第二次碰到这种事情,媒体多少会对布什手下留情。相反,民主党在这方面应该小心乐极生悲。辩论一结束,民主党的网站上就出现布什辩论时的脸谱,希望媒体能像2000年处理戈尔的叹气那样对付布什。共和党的媒体则迅速承认布什技术上失败,希望把胜负限制在双方的辩论技巧这个狭窄领域,打造一个克里是超一流的辩论家,但布什是一个实干总统的形象,并提高下一轮辩论对克里的希望值,增加选民对布什的同情心,降低对他的要求,让大家觉得我们的总统是个实在人,说不过那些油嘴滑舌的精英。这一战术,弄好了可以化被动为主动(更何况布什自己在辩论后又换上红领带,力图振作,加大对克里攻击的火力)。民主党如果不知是计,还像四年前那样低估布什,便有自投罗网的危险。

  民主党要做的,不是在布什的风格上说三道四,而是要强调:布什是一个超级辩论家,从来没有输过,这次失手不是技术失误或发挥失常,而是他没有东西向美国人民交代。只有这样界定辩论的结果,克里才有连胜的可能。从现在的局面看,在民调中落后的克里大选要赢,辩论必须连胜三场。

  (作者薛涌为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美国大选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