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鄢烈山 梅尔·吉布森在意大利拍摄的电影《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中国新闻周刊》评论文章译为《耶稣受难记》,《三联生活周刊》与《财经》杂志译为《基督的受难》,《南风窗》译为《基督的激情》),2月25日在美国上映后引起轰动。这轰动作为文化新闻事件传导到太平洋此岸,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热点,尽管中国的影院还未能放映该片。前述 4家在中国颇有影响力的杂志的评论文章英雄所见略同,说的都是该片引起了美国的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信徒之争。《三联生活周刊》侧重于传达犹太教徒的不满,所以副
标题叫“被歪曲的真相?”《南风窗》则认定这就是一部“利用电影反犹太人”的作品,并赞赏反犹的正当性,所以标题《耶稣蒙难与反犹太》,之前的导读是:“梅尔·吉布森的电影是在反恐就是一切的僵化文化帷幕上,打开了一个透气孔,借古讽今,呼唤人们正视今天犹太政治集团给美国带来的悲剧”。《财经》杂志苗棣教授的专栏文章题为《狂热的〈受难〉》。
这些评论撩起了我的好奇,我特地去买了一只碟来看。我的结论是:上街抗议此片的犹太教徒是自作多情,从影片猜出反犹太政治集团目的的文章纯属扯淡。《南风窗》那篇文章的作者“汤本”虽注明有美国国籍,但显然仍葆有一颗“中国心”,开篇引用毛泽东的名言“利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以之套外国人。我强烈怀疑梅尔·吉布森及各影院经理有胆违反美国的“政治正确性”而公然煽动反犹太人,虽然美国是个言论与出版自由的国家。
我不是基督教徒,也不打算申请入教;也不是犹太教徒,不关心到底是谁杀死了耶稣。我是无神论者,注定了要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待和解答这个问题。
正如有篇文章引用的HBO频道脱口秀节目中一位来宾的话所说:“我们连40多年前是谁杀了肯尼迪都不知道,怎么能够弄清楚是谁杀了耶稣?”话虽如此说,有些犹太教徒对这部看起来将耶稣归罪于犹太人的电影表示抗议,依然是情理之中的。电影情节依据的是《新约》的四福音书,怎能指望犹太教徒认可《新约》?如果认可《新约》,他们岂不成了基督教徒!
在我看来,耶稣蒙难就像任何文艺和影视作品一样,故事情节要有特定的时空背景,各色人物要有名有姓,给人一种若有其事、煞有介事的感觉,然而究其意蕴却是具有相当概括性普遍性的,人名地名事件名不过是“共名”、“假名”,不必认真。
犹太教的祭司和教士们容不得耶稣另起炉灶蛊惑人心,不容他挑战犹太教的话语权,不惜借掌权者和外族人的手斩草除根。这种对异端的恐惧与仇视,难道不是人类的劣根性而是犹太人的专利吗?是谁对布鲁诺残忍地施以火刑?是奉耶稣之名的天主教。又是谁残害了米圭尔·塞维特斯,将他及他的手稿与书籍化为灰烬?是在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中崛起的基督教新教领袖约翰·加尔文。加尔文曾在《基督教原理》一书中写道:“把异端处死是罪恶的。用火和剑结束他们的生命是反对人道的所有原则的。”可是一旦权在手,他就容不得任何人发表不同的见解。临死前在火刑柱上,祈求上帝赐恩于不公正地指控他的人,塞维特斯不就是16世纪的耶稣,而加尔文不就是犹太祭司转世吗?至于说到群众,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别的什么民族,经过洗脑和煽动,是很容易狂热地支持蛊惑者的。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有恻隐之心,也有嗜血的本能。英国文豪萧伯纳《圣女贞德》中的群众是这样,中国作家莫言《檀香刑》中的老百姓也是这样。
由此看来,《耶稣受难记》这部电影表现的不过是人类在“蒙昧”状态中血腥的悲剧,它提醒我们正视人性中卑劣的一面,而提倡的是互相宽容。原谅那些不知自己歇斯底里中在干什么的庸众,尊重异端的权利,不流义人的血……所有这些并非干巴巴的宗教教条,更与宗教争斗无关,它们理应是当代一切人的信仰,不论他信不信教、信何种教。
这是从思想观念上“正面”解读这部电影。实际上,它主要是一部商业大片,为了追求票房收入,不惜极力渲染血腥的暴力场面以刺激观众的感官。电影中耶稣受刑时被鞭笞的时间很长,被打得血肉横飞,体无完肤,衣衫当然就成了难以蔽体的碎片片。但是,《新约》的“福音书”上并不是这样说的:写的是,兵丁们将耶稣钉上十字架后,将他的衣服分成四份,各拿一份,还有一件里衣,是上下一片没缝的不便撕开分,就抓阄。可见,编导谈不上忠于基督教的经典,我们又何必太认真,把它当宗教宣传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