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 正文
 

医院改制:别以为国退后就一定是民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20:35 赢周刊

  

  □赢周刊记者 项东

  引子

  在对于国内医疗服务机构改革的处理上,我国政府的确摆出过“退”和“进”的姿态。

  早在1983年国家就曾出台相关政策,允许社会力量开办医疗机构,但出于种种限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面向非公有经济的大门才真正被打开。这意味着“民”可以“进”的相关政策,在此之后一路高歌。

  2000年,国务院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各地各种形势的医疗机构改革。中国卫生行政管理高层也曾明确标明改革态度——国家将在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中“大踏步”后退。

  在2003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也传达出了令非公有资本格外兴奋的消息。

  持续的政策利好解冻了国有医院的巨大蛋糕,在市场经济中尝到甜头的民营资本眼里,一场资产争夺和瓜分的好戏又将登场?只是到如今,还没见谁唱好了这出戏。

  “国退”了未必就是“民进”

  “不少合资医院实际上是假合资,合资的中方企业的资金来源还是外资。”

  “国有医院的改革迫在眉睫,但不能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国退民进的过程。”在院长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奇看来,医疗服务行业的开放,并不一定意味着民营资本就找到了最好的投资机会。“医疗服务机构改革说了这么多年,到现在也没有多少民营医院成功的案例,这其中一定有些深层次的原因。”

  按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解释,众多原因之一在于,国有医院改革的目的本就不是趋利民营企业的。“目前国有医院是事业单位,吃财政的饭,改制首先为政府减了包袱,又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和效率。问题关键在于能否达到目的,而不是谁来接手,从这点上来说,民营资本还要面对国际资本、国有资本的竞争。”

  虽然受制于相关政策,国际资本介入国内医疗服务市场并不会比民营资本晚。1997年,美国人李碧菁成功牵手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医院——北京和睦家医院,专业从事母婴护理。如今,和睦家医院已经在上海开设了分院(与上海长宁区中心医院合作),位于厦门和广州的和睦家医院也已经在建设当中(与厦门中山医院合作)。

  根据相关规定,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医疗服务市场需要严守合资的规定,而且外方投资额不得超过70%。事实上背地里另行操作的另有人在。“不少合资公司实际上是假合资,合资的中方企业的资金来源还是外资。”某行业专家认为在医疗机构改制上,外资已经比民营资本先行了一步。“虽然WTO做了相关的承诺,市场开放是计划中的事,但是国际资本还是在想办法早些进入中国,他们的每一次行动,都会带来一些轰动。”

  这两年间影响最大的事件,该数台湾“台塑大王”王永庆2001年宣布要在国内投资10亿美元建三家“长庚医院”的计划。其中北京长庚医院规划床位3000张,将超过国内现有任何一家医院的规模;而且为医院储备人才而开出了“800人精英名单”,欲用10倍高薪从各大医院挖学科带头人,更是让全国医院院长担心不少。

  除了国际资本,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没有放弃对医疗服务资源的争夺,风头正盛的便是上海华源集团,这家原纺织集团改制的企业,在2002年收购了上海医药集团,并在2004年将河南省新乡市7家医院收至囊中,上海市某大型医院也在其争取的范围之内。

  相比之下,民营资本在医疗行业则窘迫得多。被称为国内最大的民营医疗企业——凤凰医疗集团,花8年的时间在国内建立了4家连锁医院,其公开的注册地址却是在加拿大。

  民资,掂掂斤两再投医疗业

  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蔡仁华曾对媒体表述过自己的观点,认为目前我国的医疗有公益目的,从量的角度看,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多的医院推向市场。也有数据表明,目前医院改制最积极,最多的是职工医院、企业医院,改制成为职工持股或者管理层持股。

  也有专家分析过医疗服务行业改制中“靓女先嫁”的情况,“条件好的企业有条件向你提出有利于他们的要求,条件不好的企业就是零收购,后面也拖着一屁股的债务。而且现在对国有资产看得紧,单从收购国有医院本身来讲,很难做成赚钱买卖。企业只有靠长期持续的诚信经营获利。”

  专家认为,民营企业的确面临着进入医疗行业的两难选择。“新建一个医院的投资回收期大概在5~7年,面对带有公益性的微利行业,民营企业是否有做长期战略打算的准备。要维护一家医院的正常运作直至其自身可以盈利,所需的投入也不是笔小数。病房、设备、人员开支等等。而且还需要直面于国有、外资医院的竞争。另外,医疗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的缺乏,在中国无论对于国有还是民营医院都是一个难题。”“很多中国民营企业自身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没有稳健的财务,内部管理不规范,甚至不诚信。这些都是经营医院的大碍。”

  即使扣除这些经营性的因素,国家支持非公医院政策的出台,到最终有效实施,也有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现在能拿到医保资格的民营医院不到20%,这直接影响到民营医院的生意。

  来自卫生部的数字则标明,目前国内医疗资源仍有90%掌握在国有医院手中。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医院改制新闻 全部国退民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