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是最大的和平事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10日 10:26 中华工商时报 | |
魏文彪/文 2004年诺贝尔和平奖8日揭晓,肯尼亚环保主义者马塔伊因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贡献获此殊荣。马塔伊主要功绩是领导人们在非洲栽下3千万棵树,她也是首位获得和平奖的非洲妇女。 狭义上的“和平”似乎并不包括环境保护在内,但从广义上说,“和平”也可以或应当包涵有环境保护。近年来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事件与人物不少,而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环保主义者,凸显出评委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特别重视。 战争与敌对毁灭人与人间的友爱,毁灭人的生命与家园,让人类承受丧失亲人与流离失所之痛,而和平能使人类免除这一切的痛苦与灾难,是社会发展、人类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因而一直为人们所企盼、珍惜与讴歌。但如果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和平而无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则人类同样不能享有幸福安宁的生活,甚至将要面临比战争更为惨烈的后果。战争的创伤或许最终可通过和平来加以医治,而大自然遭到破坏后,却可能就再也不能够修复了。大自然被毁坏到一定程度后的不可再生性使得环保事业具有一般性事务所无可比拟的紧迫性与分量。 但令人痛心的是,并非是所有国家与地区的所有人都能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这也包括我国一些地方的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在内。有些人以“征服自然”为乐,开发未曾露出神秘面纱的崎岖险境以为“旅游胜地”,用喧嚣与脏乱代替那里一直以来的宁静。有些地方为求致富而大面积砍伐森林,盲目“向大自然进军”。有些人开采地下矿产资源时毫无节度,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有些地方的工厂每日排放大量烟尘与污水,肆无忌惮地污染人们赖以生存的城市与江河。这些人“涸泽而渔”,不顾大自然的承受力“透支”环境,最终必将引来大自然的报复,包括精神财富在内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即便是这些亲自动手的“谋杀”者不会直接“享受”到报复的痛苦,他们的后代也将难免遭殃。历史上因为受到大自然报复而毁灭的城市,古今中外均有。现在我国也因为环境污染而出现了一些“癌症村”、“畸形人村”。城市中因为环境污染而致病者日益增多,许多地方的癌症患者增速较快,其中一部分就是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如果环境恶化局面不能得到控制,以后受到报复与惩罚者无疑会更多,报复与惩罚的程度也会愈加厉害。 在这个问题上,各地各级领导增强环保观念尤为重要。领导干部的头脑中绝对不能只有“致富”、“发展”等概念而无环境保护意识。领导干部不能只考虑当代人的致富问题,而不为后代的生存环境着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有科学的发展观、追求“绿色”政绩,真正为创建和谐发展的社会而努力。 珍惜环境的警钟应当早日敲响。环保主义者获得本届诺贝尔和平奖应能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