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 正文
 

在产权交易中防止国资流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 12:00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程明霞 北京报道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进场挂牌交易”,一直被认为是杜绝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也因此作为一种由政府部门专门设计、服务于国资改革的特殊制度安排,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一路同行。

  最近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引发的关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与国有资产流失状况的大争论,引起不少人怀疑:究竟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真实状况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和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政府专门设计安排的、已经发展了十余年的产权交易市场及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究竟有否起到很好的规范和防范作用?

  对于以上种种疑问,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总裁熊焰作为“当事者”有着自己的看法。近日,熊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从一个从事产权交易实践者的角度,向记者分析了国企改革中的流失问题、产权交易市场在这个改革过程当中应该承担的任务、已经发挥的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济观察报:北交所自今年3月被国务院国资委选定为央企产权转让试点交易场所以来,交易的状况怎样?

  熊焰:北交所上半年的交易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交易总额。最新的数字是,今年1月到8月,在北交所成交的产权交易项目共有433项,涉及的资产额为680.61亿元(按交易涉及资产额单向计算)。

  其中,交易的国有产权项目还是以北京市属的国有企业比较多,因为中央企业大部分还在做主辅分离的工作,大规模的并购重组还没开始。但从趋势来看,中央企业进场正越来越活跃,成交项目和交易涉及的资产额都是逐月递增的:3月到8月完成的央企国有产权转让项目共有43项,涉及的资产额为36.74亿元,成交金额是6.94亿元,而其中8月份增长最快,单月的成交金额就超过了3月到7月的总和。目前,还有27项央企国有产权的转让项目正在北交所挂牌,这些项目涉及的资产额是32.85亿元。

  经济观察报:目前,关于国企产权改革有一些激烈争论。那么,国企改革中国资流失的真实状况到底如何?原因在哪儿?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是什么?

  熊焰:流失的问题确实有。我们国家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流失的问题,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个是产权的利益关联程度较低。在利益关联上,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价格与当事人的个人收益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正相关,有时是不相关,有时甚至是负相关,很可能价格卖得越低,某个人的个人收益就多,这就导致逆向选择。

  第二个就是暗箱操作的交易。你就根本不知道这些交易是怎么完成的、后来的结果又是怎么样,你也不知道它怎么流失的、流失到哪儿去了。

  在去年国资委成立之后,首先就把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就是说,国资委成为国有资产的一个排他性的责任人和利益代表人,那么这个国有资产是增值了还是流失了,是发展好了还是经营差了,就找国资委。

  国资委成立后,和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都必须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公开挂牌交易,就解决了暗箱操作的问题。

  产权交易市场就是通过“公开”和“竞争”这两个基础功能来抑制国有资产的流失。用“公开”这个办法使交易透明,接受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割断特殊利益的输送通道,让所有购买者的身份都平等,谁也没有特殊权力;用“竞争”这个办法,可以货比三家,因为所有想卖的人都希望价钱高点,所有想买的人都希望少出钱。“公开”和“竞争”就保证这若干个购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博弈最后达成一个平衡。这个最后的平衡就是这项产权最终的市场价格。所以说,产权交易市场就是用市场化的手段、用经济规律来处置国有资产、保证国有产权规范转让的一个平台。

  经济观察报:可是产权交易市场存在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国资流失的案例?

  熊焰: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只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它是在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非常不完备、但是又迫切需要进行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的情况下发展的。

  这些不完备的环境因素包括:(1)个人诚信与企业信用不够理想;(2)中介评估体系、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包括产权经纪人、投行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不够理想。上一届总理给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是“不做假账”,由此可见一斑;(3)委托代理与职业经理人制度不完备。所谓委托代理就是产权所有人将一部分权利分级授权给执行人,如果委托代理链条太长就可能导致失控;(4)法制环境问题。中国到目前为止,一系列的法律制度对于收购兼并的支持很不到位;(5)金融支持体系不能给兼并重组、产权转让以很好的支持。比如银行贷款不得用于权益性投资。这方方面面都不是短期内能解决和完备起来的。

  中国的产权交易市场从出生起,就是地方政府、各级政府服务于国资改革、为国资改革保驾护航的这么一种探索和制度安排,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是完全同步的。它可能不是最优的选择,但是有它显而易见的合理性,并且一直在不断完善和规范。

  尤其是去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和国资委去年底下发、今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3号文(即《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之后,我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的产权市场进入了一个稳定、规范的新阶段。国务院国资委在规范产权交易市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3号文下发后,今年上半年还下发了8个相关的配套文件来规范细则,我们称之为“一拖八”的政策安排,并不是某些媒体所讲的,因为这场争论国资委才来检查、补漏,多数文件几个月前就已成文、征求意见,陆续下发。

  所以,如果你认真看了这些文件,我想你就不会有郎咸平的疑问,因为他的那些担忧其实都想到了,而且都找到了具体的解决办法,现在面临的只是在操作中完善和落实的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要把这个制度的篱笆扎得更严密、更紧,但产权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毋庸置疑。

  我觉得不能单看几个案例就轻易下结论,否定产权改革。改革总是要付出成本的,现在我们的政府、职工、老百姓都在担负这个成本。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老病死也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关键是要看产权改革带给整个中国这个经济体、带给中国企业整体的结构、效益和健康状况的提升,要看改革的总收益是否远大于支付的改革成本。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用更理性、宽容、向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

  我想,只要发挥好各级国资委的作用、产权交易所的作用,我认为产权市场能保证国有产权转让的规范操作,能保证国有资产基本不流失,能比较市场化的组合重组国有资产。

  经济观察报:现在能做到产权交易百分之百进场吗?进场交易就能彻底杜绝流失吗?

  熊焰:现在只要地方国资委已经组建的地方,应该是能做到都进场交易了。当然我们这种制度设计就好比你打开了大路,但是并不能堵住所有的小道一样。这么多的规范文件,你要想违规还是可以违的,但是与之前我们无法可依的状况相比,你现在要是再违规,这个违规的成本和风险就非常大了。之前无法可依的状况下,可以说是不偷白不偷、不占白不占,但是现在你就要考虑违规的后果了。那些公然违法、侵吞国有资产的行为必须制止,应该受到惩处。而比如3号令里规定了8种可以视作无效交易的情况,有一条就是场外交易无效。那么即使在若干年后,一旦发现你当初不是场内交易的,那时仍然可以认定为无效交易,你就要负法律责任的。

  郎咸平教授引发的这场争论,我认为能积极促进民众各界对产权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推动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完善。郎教授是财务和公司治理专家,我希望将来有机会与他就如何从细节和操作上严格保护国有资产的问题进行务实的交流和探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