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环球企业家》2004 > 正文
 

宏观调控何时结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 14:19 《环球企业家》

  坚持保守的财务政策、放低姿态,是中国经济体真正高度市场化之前,中国民营企业的立身法宝

  继德隆之后,知名民营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消息近期接连传出。“我想在今后几个月中还会有一批民营企业陆陆续续倒下去”,西安海星科技投资集团董事长荣海说。他的观点得到了万盟投资的董事长王巍的赞同,在被《环球企业家》问及有没有可能出现德隆一样突
然血崩的大型民企,王表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

  此番宏观调控暴露了中国经济体的困境,它由两个特征组成:仍由政府主导的投融资体制,以及知名民营企业的弱不禁风的体质。

  但这并不能影响到宏观调控本身的必要性。抛开某些利益集团的观点,我们不妨站在整个经济体面前反过来假设:如果任由去年的疯狂持续,到今天会出现什么?

  事实上,此番宏观调控针对性很强,而非全面紧缩。重点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建设严重,资源消耗过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侵占土地严重、贷款投放过多、部分上游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等问题,这都被认为是关乎下阶段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投资过热早被认为是结构而非数量问题,单纯按照数量问题处理,采用加息等全面紧缩手段,将整体投资增幅压下去,可能导致经济全面下滑。由此,用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也就成为没有选择的选择。

  在尺度把握上,此番宏观调控比1993年宏观调控要更为圆熟。比如近期先有胡锦涛主席到上海考察,强调采取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及时性,然后又有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到江浙了解情况,要求银行避免“一刀切”,必须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精神。这样既扫除了外界担心宏观调控会半途而废的疑虑,同时又明确表达了会因应实际作出适当调整的信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海外舆论普遍认为此番宏观调控,实现软着陆的胜算较高。

  当然从本质上,此番宏观调控与1993年也并无不同:靠行政手段层层传递意志,有力则有力了,但难以实施如此精妙的意图。所谓下级官员“宁枉毋纵”,“一刀切”下出现冤死鬼的情形,一定是存在的。虽然现在主调已变成“有保有压”,也很难指望这一点会很快获得改观。

  在国有银行及国有企业的改革真正到位,投融资体制真正高度市场化之前,宏观调控或者简言之,信贷尺度的突然变化,将是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的特征之一。抱怨和指责毫无益处,生存法宝就是执行保守的财务政策。

  信贷尺度终究伤害不到真正高效益的企业。事实上近期传出陷入财务困境的数家知名民营企业,此前就多是效益不佳,或扩张过度者。

  民营企业家们抓住历史机遇大发展的意愿完全值得尊重,但它必须与保守的财务政策之间求得平衡。

  民营企业的真正崛起,只是近4年间的事情。在此之前,虽然已经出现了一批在市场上富有活力的民营企业,甚至在个别地区,民营经济已经占到GDP的比重超过60%。但直到近年国退民进潮流的开始,更多的民营企业才获得跃上前台的机会:刘永好、陶建幸等一批企业家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或许正是民营企业主流化的表征。

  而民营企业试图提升自身分量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在国退民进中重型化与多元化。在此风潮之下,一批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向钢铁、汽车等重工业转型——鄂尔多斯集团进入硅铁产业、新疆广汇投资液化天然气、刘永行的东方希望集团斥巨资突入铝业——这些领域也正是受到宏观调控影响最直接的行业。

  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中央也一再重申民营经济地位不可动摇。但“容易调控”的的确是民营企业——这与对民营经济地位的宏大认识无关。

  “从这个角度来说,民营企业还是非主流的。对于民营企业们而言,未来的重组,虽然方法上都要根据自己的状况进行,但心态上,一定不能自我感觉太好,要认识到自己仍边缘化,放低姿态。不要对自己失去判断。”王巍坦言,一年前他跟众多民营企业家打交道时,他们对“放低姿态”的建议并不以为然,但今天再见面时,很多人已经对他的想法表示认同。

  在德隆、铁本事件后,有哪些需要时时自我提醒的呢?

  ——自身的机遇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战略是否相符?在大炼钢铁热中,唐山的民营企业将目光瞄准于钢铁、铁合金等低水平、高污染的的项目,一旦国家政策收紧,违规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首当其冲被叫停。

  ——“民营企业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负债比例不要超过银行底线”。面对高利润的机会和相对缺乏约束的企业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对投资机会的把握容易超出能力,“时刻看紧自己的钱袋,适度扩张而不是盲目扩张”。由于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更多的民营企业依赖银行的短期贷款,甚至过度借贷,一旦银行“只收不贷“,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将暴露无疑。

  ——慎参与金融。在德隆事件后,民营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路径正在经历考验。复星、东方都已淡出金融业。事实上,产融结合并非一无是处,但是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手中握有金融杠杆,的确容易放大自我,并最终为此付出代价。

  (文/《环球企业家》□ 本刊记者 张亮 王亦丁|文 出自:2004年9月 总第102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