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赛事与一个城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 10:46 《环球企业家》 | |
当问及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国际大都市的区别时,美国人柯伟文(Cranlei)会说他更喜欢上海。供职于美国商会的他是正在进行的美国大选中约翰.克里在中国的支持团代表,尽管他也参与政治,但是上海的自由度和活力,比中国的政治中心北京更容易让他痴迷。 他的结论是,这种差异正是F1在上海而不是在北京举办的原因。 在上海市国际汽车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杨阳看来:作为一项非常开放的运动,F1实际上考验了一个城市的改革开放力度。 比如,将于9月26日正式拉开帷幕的F1上海站比赛,将有15万名观众到场,其中大概有20%-30%的外籍人士,也就是3-4万人。他们都是在赛前的一两天入境的。这么大流量的入境人次,如何保证他们顺利通过海关?“从国际惯例来看,他们都是免签证的。但是我们能不能突破?看来今年是不行了,估计是明年。”杨阳说。 这15万人中,又有相当多的VIP观众。这部分人群时间宝贵,要吸引他们过来观看,需要便捷的交通——他们通常都希望赛事开始前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时内到场,然后又在赛事结束后的半小时内离开。在F1其他国家的分站赛事中,他们可以直接享受到包机服务。比如,从本国出发直接到上海虹桥机场后,应该立即有直升飞机将他们接到位于上海西部、F1上海站的赛场嘉定。但是在国内,这涉及航空权问题。 这位前上海嘉定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说,“这仅仅是在说一些细节问题。别的,就多了。” 不过,杨阳并不是上海市举办F1赛事的反对者。目前的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这两条:一是投资太大,会收不回来;二是环保上的担心:F1赛车的大功率,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政府汽车产业学术顾问于卓平博士认为,这种说法不是没有依据,是不全面。 “因为事情不可能100%的正确,而且不可能要求一件事情100%正确后才去做,我们可能会十个方面的东西都衡量,但是只要综合效果满意,对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会有所提升,我们就去做。”于说。 上海F1分站比赛一期场地建设的投资,便调动了26亿人民币的国有资产。一期工程共占地2.5平方公里,18个月建成,相当于每天投入约475万元人民币。而嘉定区的一份规划显示,为扶持F1所需的三产项目,需要投入共130亿人民币,雇用3.23万名员工。 随着F1赛事的临近,它对周边经济的拉动已经显现。现在,赛场周边所有的宾馆都已经爆满,且价格比原定价高出了3-4倍。 事实上,F1只是上海市政府规划的占地67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汽车城中的5.3平方公里。当然,就F1的影响力而言,它完全可以成为这个规划图中的“皇冠上的明珠”。 上海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泠一在谈到对政府工程的态度时回忆,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就说过,上海要建设自己的汽车城。 2000年6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黄菊到位于上海西部的嘉定区视察。嘉定区政府向其请示:上海大众想在嘉定再设一个制造基地。当时市政府已经做出了“一城九镇”的规划,东、南、北边都已经形成产业拉动,但是西边的嘉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黄菊的回答是,不仅要建汽车城,还要建销售城;不仅要打大众牌,还要打国际牌;不仅要在安亭,还要打破地域界限。 随后,由上海市计委牵头,嘉定政府、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以及后来进入的经委成立课题小组进行调研,制定可行性报告。 过程中,尽管当时议案由嘉定政府提出,课题组对汽车城建设的地点却发生过极大的争议。反对意见认为,应该把这个汽车城建在有良好国际形象的浦东。同时,浦东有外高桥保税区,也有上海港口,方便发挥汽车城的贸易功能。而从产业基础来看,上海通用的制造基地也位于此。 支持意见则认为,上海的发展要平衡。更重要的是,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嘉定是上海与长江三角洲连接的一个桥梁,而浦东的辐射能力则非常有限。而从历史上来看,这里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地之一。1958年,中国第一辆“凤凰”牌汽车正是诞生在嘉定的安亭镇。而除了上海大众的整车厂,这里的零部件厂商集群效应,也比浦东明显。 这时,F1赛事还并没有纳入汽车城的规划。 2001年3月,时任市长陈良宇正式提出,汽车城不仅要搞制造和贸易,还要搞研发,还要创造汽车文化,搞F1。 “我记得当时陈市长对汽车文化的衡量特别多,他认为实际上将来汽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于卓平回忆说。 随后,汽车城原课题组下设了两个分课题组,F1正式纳入汽车城规划。一位从天津过来的施姓人士主导F1的可行性研究,并参与后来的谈判。但此人后来因故离开,没有人愿意透露其全名。 2001年9月28日,上海国际汽车城正式启动。“F1是营造汽车城文化的重中之重,但是从全局来看,它也是一枚棋子,不是孤立的。” 嘉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主要起草者王泠一说。据其介绍,除了F1,上海现在也在研究设立汽车博物馆。 一些旨在推动自我研发能力的政府公共平台也将相继建成:投入7 亿人民币设立了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家机动车质量检测中心。同时,国内第一个汽车风动配置也即将在城内动工,这是汽车性能开发的重要基础。 于卓平正在着手的,是把上海国际汽车城建成汽车零部件国际采购中心的可行性报告。 “现在看起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于很高兴看到上海市政府现在的决策:在不丢掉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服务业和注意力经济。而以前,上海似乎过于强调对服务业的追求。 “这很危险,”他说,“香港就是一个证明。” (文/《环球企业家》□ 本刊记者 李波|文 出自:2004年9月 总第102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