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懂的欧Ⅱ标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17:10 中国青年报 | ||||||||
何必 北京市环保局等相关部门正式对外公布,从10月1日起,北京市所有加油站全部供应欧Ⅱ标准车用汽柴油。此次对车用燃料执行欧Ⅱ标准,实际是为车辆提供更清洁的燃油。据了解,北京从去年开始实施的是机动车尾气排放欧Ⅱ标准,这项标准主要是针对生产厂家提出要求,比如采用电喷技术、安装净化装置,通过提高发动机的效能,使排放更加环保。而
现在才开始出售欧Ⅱ燃油,可怎么会去年就有了尾气排放达到欧Ⅱ标准的强制性规定?既然燃油都没有达到欧Ⅱ标准,为什么却要求尾气排放非得达到欧Ⅱ标准?此(燃油)欧Ⅱ与彼(尾气)欧Ⅱ虽然名称与写法上没有任何区别,但既然有先有后与北京市民见面,势必有所不同,差异究竟在哪里? 仔细研究并请教了不少“业内人士”,这才明白。原来,去年尾气排放方面的欧Ⅱ标准,是在燃油未达标的情况下强行推行的,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要求汽车“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在燃油本身就没达到欧Ⅱ标准时,强行要求尾气排放符合欧Ⅱ要求,等于加大滤化器的负担,其直接结果就是降低了滤化器的使用年限。依目前汽车配件价格来看,一整套滤化器价格不菲,损失当然由车主个人承担。 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尾气排放要求达到欧Ⅱ,为什么燃油却迟迟不能符合要求?原来是我们的炼油技术一直不过关,不能大批量生产市场所需要的高规格燃油。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无法满足这么多车辆同时使用欧Ⅱ标准的燃油。在炼油厂改进技术之前,有车族们只能先为不达标汽油造成的后果埋单。 今年9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200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暨高层论坛”上,发布了2004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国内燃油市场上南北两巨头——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列第二、三位,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4752.8703亿元和4666.7311亿元。看了这些天文数字,大概谁也不会说,中国企业的老二、老三,会因为缺钱而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油品质量。而作为海外上市公司,理应将消费者的权益放在第一位,可现实情况却好像并非如此。 明年7月1日,北京市又要实施尾气排放欧Ⅲ标准。但据业内人士介绍,欧Ⅲ燃油还是不可能同步推出。也就是说,有车族们还是要为了那滤化器煞费苦心,也照样得自己埋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