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行业专题--房地产业 > 正文
 

为什么一定要买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 19:53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在买房这个事情上,看收入与看市场完全是脱节的。只要有买的冲动,就会实施买的行为。中国人有自己的信用系统,有自己的融资系统。最关键的是有自己的利益回报系统

    伍泰迪  北京瑞德公司品牌推广总监

    北京人自己买房子的历史不是很长,我记得是在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在北京的朋友们纷纷宣布自己的买房子计划——我说的这些朋友,是彼时大约二十七八岁、非北京户口或者有北京户口但只哥一个在北京的那些人。他们以前一直在北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住完东城住西城,住完亚运村住望京——往往与北京某种经济发展有关,在2000年后,这些朋友不论婚否,不论男女,都在买房子。

    不用分析大家也能猜得出来,这得益于新经济的拉动。有一批被风险投资砸住的人当然从此过上幸福的业主生活,那些一亲新经济芳泽的人在美好未来的憧憬下也过上了体面的按揭生活。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因为乐观起来的老板也踌躇满志了,所以也为员工提了薪水——否则手底下的青年才俊们都去dot com公司里了。

    不过尽管从理论上讲大家都有了钱于是产生了小康冲动去买房,但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这样的:别人都在买房子,这房价眼看着就涨起来,二期工程已经如何如何,我们也买吧。房子和这世界上所有东西一样,大家都是买涨不买跌。

    房地产商们当然乐得看到这样好的结果,如果他们无良一些,还会制造出一些噱头出来,那消费者就只有跟着开发商们跑的份了。

    不过,尽管房价涨上去,大家还都有活路,房子还是卖得出去,并且千万不能低估大家的还款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001年的时候,一批互联网精英的追随者收入回落,或者失业在家,但该付给银行的按揭还是照付不误。与一个很有名气的房地产咨询公司的老板聊天,他说不要去信什么房价与年收入比例这样的昏话,年收入这东西是不能信的。你都不知道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人他们哪来的钱,平头百姓,也没见他们有什么生意可做,但就是能消费得起房子。

    房价在涨,预言泡沫者一直在扮演杞人忧天的角色,没把他们当成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分子已经说明我们是宽容社会了。盛世危言有人说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听信了他们的话错过了炒房赚钱的机会,那就罪不容赦了。政府虽然不管,民间却不答应。所以这些年一路涨下来,权威们对房价问题,通常只说几句话:(1)房价在涨,(2)超过正常的年收入与房价之比;(3)这是不正常的;(4)中国是发展的。除此之外就是得到利益的人在谈合理性。在各种谈法当中,也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斩钉截铁,一种是信口雌黄,还有一种是语重心长。

    斩钉截铁者认为,房价该涨,你看看香港的单价和总价是多少,我们就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这些人不大管香港的地盘有多小,香港有多少外来公司和游资,更不管香港人均GDP是多少。他们也不需要太多的理论支持,直接说事,持此理论者感觉上都是售楼出身。

    信口雌黄者比较奇怪,通常出现在媒体里。两年以前我在上海,彼时上海房价已经在涨,当地有反应房价涨势太猛已经让人吃不消。当地有良知的媒体就说,合理的房价与居民年收入比例应该是4:1到6:1之间,而上海已经达到8:1。

    “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媒体提醒公众注意防范风险。两年多以后,在互联网上看新闻,又是有良知的媒体在谈论这个话题。媒体请专家说合理的房价与居民年收入之比应该是12:1,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接近16:1。

    “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媒体继续提高公众的防范风险意识。两年之间,这个合理的比例在巧舌如簧者嘴中已经变了味。房价上升可以接受,但如此不负责任地任意解释,还是超出想象。

    语重心长者通常是背景比较复杂的那些某某行之类的外国大公司。他们一方面是卖房子的,一方面还要充专家身份。他们首先是支持斩钉截铁者的主张,这房价要涨上去。他们的理由往往让我们听到会很高兴:你们不是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吗?你们不是要建国际大都会吗?那我告诉你,任何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任何一个国际大都会,这里的高尚地段的房子都不是给本地人住的,本地人不要想着买市中心的房子。这个城市也不是为本地人服务的,这个城市是为跨国公司服务的,为金融大鳄服务的,他们负担得起,他们没有把公司办事处迁出的计划,就说明房价是合理的。

    所以看收入与看市场完全是脱节的,房产咨询精英的疑问,说老实话,起初我也是不解的,后来买房的人终于从白领精英过渡到正儿八经的市民阶层,我也终于算开了窍。大家有买的冲动,就会实施买的行为。并且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有自己的办法。中国虽然在房价上正大踏步地与国际接轨,但在如何买房上还停留在农业亲情社会。首付要父母资助,并且最好资助到50%以上才好。不管白领金领,在置业这一点上都以家族大事的名义搞成一个全家齐参与亲朋共上阵这样的模式。产权问题,一般也都是与国有企业一样,先是父辈做大股东,然后搁置不讨论,然后回避,然后采取父退子进这样的模式来解决。

    所以咨询公司的精英疑问很好解决,因为大家都在招商引资,大家都在采用区域合作、BOT这样的模式来完成原始资本不够的问题。说白了,中国有自己的信用系统,有自己的融资系统。最关键的是有自己的利益回报系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价新闻 全部买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