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 贫困生楼是对贫困的正视还是歧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 09:06 北京晨报 | |||||||||||||
目前,扬州大学有70%至80%的宿舍楼已经改造成1200元/年的学生公寓楼。同时,该校还将一些未改成公寓楼的宿舍作为贫困学生的住宿楼,一年只需交500元钱。而此举却引出一番有关“该不该给学生楼贴贫困标签”的争议。 正方:
“贫困生楼”,贫困生的福音 ●尹卫国 其实,扬大仅仅是根据学生宿舍设施和条件不同分成高中低档次收取不同的费用。让贫困生集中居住(况且是自愿的)乃是出于宿舍设施配置和管理之需要,何来“歧视”之嫌?贫穷不是错误,贫穷与人格、尊严没有必然联系,也不应该成为个人隐私。援助贫困生完成学业需要多种救助机制,降低住宿费无疑就是举措之一。如果有更多的高校借鉴扬大的做法建一些“贫困生楼”,为贫寒学子节省住宿费,岂不是贫困生的福音? 贫困并不丢脸,贫寒学子要调整心态,把贫穷视作读书的动力更好地完善自我,通过发愤努力摆脱贫困,改变现状。如果把贫困当作个人“隐私”“密封”起来,稍有“泄漏”便觉失去“尊严”,产生自卑,显然不是一种正常心态。 追求“完美”无助于解决贫困生实际困难 ●王艳 贫富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今后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都会面对这个现实,与其将来到社会上手足无措,不如早一点正视这个问题。贫困生的压力是会有的,但压力往往也是动力,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引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能苛求创造一个理想、完美的境界。贫困的学生,要学会在逆境中进取,用自己的勤奋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要努力克服自卑心理和偏激态度的产生。学校有责任教他们知识,更有责任帮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人生。空谈“完美的合理”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还是为贫困学生们多做点实事的好! 反方 “贫困生楼”,岂不是人为贴标签? ●吴睿鸫 我不知道校方是出于何种考虑,竟然将大学生公寓分出了“贫困生楼”,人为的给一些学生贴上了“穷人”的标签。曾有一则调查显示,有一半左右的贫困生存在着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而贫困生楼的出现,正是使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家境状态“大白于天下”,这对家境贫困的学生而言,在心理上无疑是雪上加霜。其次,此举会使学生之间产生心理距离,校园里也可能会由此形成两个不同的交往圈子。 目前,中国在校贫困大学生高达300万人,全国各地为高校贫困生贷款推出了种种措施和法规,这些无不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而扬州大学的如此做法,显然与此背道而驰。 不患寡而患不均 ●庞皎明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扬州大学不该单设一栋这样的学生楼——仅允许贫困生入住,并有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贫困生楼”的名称。这种做法不但有贫困歧视的嫌疑,而且让贫富学生“分居”,人为制造贫富差距。社会上贫富差距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政府有必要、有义务遏制那些“为富不仁”的行为,对贫穷者进行“济贫帮困”,建立起一道防止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坚固壁垒;同时,在心理、精神的层面上,让每一位公民都享有公平的感觉,不能因为物质的多寡,而造成公民在心理、精神上出现鸿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