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展望(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10:14 中国经济时报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八大因素支持中国经济可以长期保持较快增长:

  1、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按汇率折算刚刚超过1000美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在经济增长基本由市场需求决定的时代,收入水平的 差距就意味着,在今后20多年里中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2、农村消费环境的完善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将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将增加3亿多人,城城镇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明显提高,将会形成巨大的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3、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将是吸引海外直接投资不断流入中国的基本要素。中国正在变成“世界制造中心”,这将加速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并扩大中国的出口,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4、中央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法律、市场和社会环境。过去25年中国既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困扰,也遇到了通货紧缩问题,在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斗争中,中国政府积累了经验,能够驾御中国经济航船稳定前行。今年中国政府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控制住某些部门出现的投资过热就是有力的证明。

  5、国家权力已经由老一代领导人平稳地转交给新一代领导人。一年多的实践表明,新一代领导人具有很强的管理国家的能力,并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是中国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基本保证,而社会稳定则是经济能够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前提条件。

  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企业的市场在全球,而不再仅仅是国内市场。因此,中国企业将能够更好地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缓解某些生产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约束。例如,中国的石油和铁矿石资源短缺,难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国际市场配置石油和铁矿石资源,基本满足了国内的需要。

  7、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按照明确的目标和日程稳步推进的新阶段,这将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过去20多年,中国基本是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方针,推进改革和开放。因此在改革和开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迂回”,增加了投资者对中国改革开放预期的不确定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日程,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增强了信心。另外,宪法修改后,中国为私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20年私人企业将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驱动力。

  8、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最近三年,世界经济遇到困难,增长显著放慢,但是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继续保持比较快的增长,说明了中国经济主要靠内需拉动。另外,中国的高投资率有高储蓄率作后盾,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城市化带动的住房建设和汽车消费等将长期拉动投资增长。

  考虑到以上背景,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在2001-2020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是完全可能的,在2010-2020年保持7.5%左右的增长也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按照最保守的预测,2020年超额完成GDP翻两番的任务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里介绍我们的低方案预测结果(见表2),即2001-2010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5%,2010-2020年年均增长7.3%。表2中中国GDP是按照200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折算成2000年价格的美元计算,这里没有考虑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从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变化趋势看,人民币兑美元将会升值。因此,若考虑汇率的变化,以美元计算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高于以上预测数值。

  按照上面的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在2000年达到1万亿美元以后,分别在2010年和2020年步入2万亿美元和4万亿美元两个重要台阶。如果2001-2050年世界经济保持3%的增长率,即其长期平衡增长的轨迹,2021-2050中国经济保持5%左右的增长,那么在2035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10万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美国的水平。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预计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将在14亿以内,到2035年左右人口增长达到峰值后将逐年下降,到2050年人口总数将控制在16亿以内。按此推算,中国人均GDP从2000年856美元的下中等国家水平,经过20年的发展,到2020年将达到3150美元左右,进入到上中等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2050年前后,人均GDP将突破1.2万美元,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经济总量在2000年居世界第7位,2001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6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之后。按照国际上对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中长期预测和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04年超过法国居世界第5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之后;在2006年将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4位,排在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在2011年超过德国晋升到世界第3位,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在2036年前后将超过日本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强国。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上一页]  [1]  [2]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发展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