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展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1日 10:14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梁优彩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增长期

  过去三年中国GDP年均增长8.2%,大大高于同期全球经济1.9%的增长率。2001-2003年,中国GDP增长率分别为7.5%、8.0%和9.1%,呈现加速增长态势。2004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GDP达到了58772.8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9.7%。新世纪前三年中国经济总体呈现通货紧缩的特征,2003年虽有些好转,但是居民消费价格(CPI)也只有1.2%的上升,商品零售价格(RPI)依然是下降了0.1%。进入2004年,情况发生变化,实际上,从2003年第四季度开始,在粮食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的带动下,中国逐步走出通货紧缩,出现了温和的通货膨胀。2004年1-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3.6%,是比较理想的通货膨胀率。随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和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1-6月财政收入达到了14306.8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30.6%。而且,一直困扰中国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也出现了转机,今年上半年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345元,同比增长了16.1%。主要经济指标表明,目前中国经济总体表现良好,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增长期。

  但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是:(1)投资需求膨胀过快,部分行业出现投资过热,带动煤、电、油、运全面紧张。(2)通货膨胀压力上升,1-6月CPI同比上升3.6%,其中食品和能源价格上升太快,引起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心。(3)原材料价格迅猛上涨。因此,今年4月开始,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之后,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过热逐步得到控制,农业、能源、电力等部门的投资得到加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步趋于合理,主要价格的环比指数趋于稳定或开始下降。多数经济专家预计,今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不会超过5%。

  制约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应该看到,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系统不完善,法规制度不健全。最主要的问题和矛盾是:1经济结构不合理;2分配关系尚未理顺;3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4就业压力不断上升;5 某些自然资源,如水、石油和铁矿石等短缺对于经济的制约力增加,环境压力加大;(6)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比较弱。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四个失衡:即产业结构失衡、需求结构失衡、就业结构失衡和城乡结构失衡。按现价计算,2003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4.6%、52.3%和33.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3%。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为4%:32%:64%,而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1%左右。其中,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第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构成约分别为2%:30%:64%和10%:36%:54%。中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30.9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失衡是产业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基本上取决于需求结构。过去25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逐步上升,而最终消费率不断下降,导致中国消费率太低,固定资产投资率太高。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3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55.4%,资本形成率为42.9%,其中固定资本形成率为42.8%。而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消费率约77%,固定资本形成率为23%。中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1.6个百分点,固定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9.9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看,目前中国,积累与消费比例已经严重失衡。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拉动了第二产业的高增长,而消费的低速增长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结果导致第三产业的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更明显慢于第二产业的增长,其占GDP的比重继续下降,产业结构失衡状况继续恶化。

  产业结构的失衡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失衡。在过去20多年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随着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中国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已由1978年的70%下降到了2003年的49.1%。与此同时,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则分别由17.3%和12.2%上升到了21.6%和29.3%。但是,目前中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太高,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也明显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反,中国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比重又明显偏低,既显著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例如,2000年西方七大工业化国家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平均为68.2%,马来西亚为49.5%,印尼为38.9%,泰国为32.2%。

  由于中国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限制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化水平太低,城乡结构失衡。2003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40.5%,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例平均为47%,发达国家达到了73.6%。城市化水平太低也是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失调,导致产业结构失衡(突出表现是第三产业比重太低),加大了就业压力。2003年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大约800万,失业率上升到4.3%,而实际失业数字可能要比这个数字高得多。另外,中国农村还有富余劳动力1.5亿人,表明农村就业压力比城镇还要大。若不尽快提高消费比重,调整已严重失衡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就会继续恶化,就业压力还将会继续上升。因此,当前在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应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消费率,降低积累率。同时,要把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最终消费需求增长上来,使消费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

  数据分析表明,农民消费增长缓慢是中国总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的根本原因。1998-2003年,中国政府实际消费年均增长9.4%,快于GDP 8.0%的增长。城镇居民实际消费年均增长10.1%,也快于GDP的增长。而同期农村居民实际消费年均只增长了4.2%。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1997年之后中国农民收入持续缓慢增长是其消费增长显著低于GDP增长的直接原因。199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9%,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前者显著慢于后者。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数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之比已由1985年的1.86:上升到1990年的2.20:1,1995年的2.71:1,2000年的2.79:1和2003年的3.23:1。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所享有的各种福利,比如,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救济等,农村居民并不享受这些福利。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福利因素考虑进去,有专家估计,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收入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1998-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水平年均增长6.7%,农村居民仅增长了4.2%。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8265元,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仅为2399元,前者是后者的3.45倍。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力,逐步使中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趋于协调,引导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已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由于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今年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加快,上半年农民的纯收入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16.1%,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增速。但是,由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期根本性因素没有大的变化,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是不牢靠的。

  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改变中国的二元结构。二元户籍制度及粘附其上的二元社会福利制度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壁垒,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正常流动,剥夺了农民分享现代工业、城市文明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权利,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两极分化。因此,应当尽快废除二元户籍制度,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这是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中国的消费率,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的基础。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在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因为中国将继续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确定了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去逐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困难。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56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党中央提出了再经过20年的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即达到2000年的4倍。那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明显增强,全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发展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