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完善油价形成机制 突破高油价壁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13:53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 |
★文/史丹 2004年8月,国际油价冲向近24年来历史最高,美国纽约石油价格每桶曾达到50美元。主导国际油价的变动因素是什么?我国该如何完善油价机制? 美伊战争期间,国际石油价格虽然攀升,但却未超过每桶40美元。美伊战争结束后, 国际石油价格却未按照一般推理出现回落,反而持续徘徊在高价位上。2004年8月冲向近24年来历史最高,美国纽约石油价格每桶曾达到50美元。导致油价飙升的原因是什么?我国需采取何种措施应对?油价飙升原因何在 (1)需求总水平提高,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增产弹性和调节能力下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2002年世界石油需求增幅仅为0.2%,2003年则上涨至2.1%,而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需求增幅更高达4.1%,平均每天8060万桶,每天需求增加了250万桶。需求增加了,但供应却不能同步跟进,目前OPEC配额已经达到了其上限,每天出口2900多万桶,不会再增加产量。据路透社报道,伊朗石油部副部长8月23日表示,OPEC在控制全球油价高涨方面,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OPEC是全负荷生产。这名副部长称:“OPEC已是尽力而为了。目前并没有额外产能,只有石油消费国减少需求的唯一解决之道了。据统计,目前开采的石油有80%来自1973年以前发现的油田。IEA(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低成本的大油田现在基本上已被发现,世界石油产量将在2015年以前达到顶峰。世界经济中的能源资源约束度将日益超过资本约束度。如果没有可大规模利用的石油替代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石油价格将从此再攀升到一个高台阶。 (2)世界石油供需关系紧张,加大了每个石油输出国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力度。由于世界石油依赖于少数国家的供应,在供需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每一个石油输出国的生产状况及与生产相关的事件都会是造成世界石油价格波动的直接因素。例如,伊拉克巴士拉南部的主要石油管道在遭遇恐怖袭击后,燃起了熊熊大火,导致原油输出管道数次中断;委内瑞拉政局动荡,致使石油供应中断;尼日利亚的石油工人大罢工;俄罗斯尤科斯公司的财务事件等均成为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国家中,伊拉克日产110万桶原油,石油储量雄居世界第二位;委内瑞拉现在平均每天出口原油280万桶,尼日利亚是美国第五大石油供应国、非洲最大产油国。尤科斯石油公司虽然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日产原油170万桶,但只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如此小的生产份额就会对世界油价产生影响,表明世界短期石油需求的刚性和在石油供需关系中的被动地位。与此相适应,石油消费国之间的竞争会愈演愈烈,国际贸易争端、国际军事争端将更多起源于对石油资源的争夺。但是,美伊战争后国际石油价格反而攀升这一结果说明,依靠军事手段可能可以影响某一地区和国家的政治与外交倾向,但是很难左右石油价格的走向。 (3)非正常因素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影响作用加大,石油的虚拟供需将会长期存在。由于供需关系的特殊性,石油价格极易形成波动,因此国际石油市场不仅是石油生产方和需求方的交易平台,而且也是极好的投机市场。国际石油市场中的投机活动将是长期的。由于OPEC调低石油价格的能力下降,从而加大了非正常因素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因此,石油价格可能已经不是供需关系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OPEC担心油价暴跌的打击,对是否采取增产降价的措施更加谨慎。目前欧佩克日产量已达3000万桶,OPEC曾表示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仍存在供应过剩的情况,目前的高油价是由别的原因造成的。 油价机制问题何在 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鼓励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开发利用国际石油资源。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不是石油价格,而是国际上各种政治、经济、外交关系。另外,我国石油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生产经营要体现国家的利益。因此,与国际油价接轨的油价机制对于国有石油企业来说,并不是鼓励其“走出去”的必要条件。 在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以国际油价作为国内油价的基准,无疑是把国际上一些不稳定因素毫无阻挡地引入国内,干扰国内的能源供需关系。另外,我国原油价格的调整比国际油价的波动滞后一个月,成品油的调整时机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含糊地说油价波动到“一定幅度”“适当调整”。这样使原油生产者明确知道未来的石油价格,从而可以以各种借口囤积惜售或者大量抛售;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则直接影响到石油生产企业与石油消费者的经济效益。由于政府不可能掌握调整成品油价格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因此,石油生产企业和石油消费部门哪一方面的游说更有力,对确定成品油的调整时间和调整幅度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价格具有配置资源的作用,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上涨,可以促进资源向石油工业部门流动,有利于石油工业部门的发展。油价上涨还将促进石油消费部门节约石油,提高石油利用率,这将有利于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的矛盾,对解决我国石油短缺的矛盾是有利的。但是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油价上涨能否提高国民经济的投入产出率,主要取决于我国石油生产部门与石油消费部门投入产出率的比较。如果石油生产部门的投入产出率高于石油消费部门的投入产出率,提高油价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反之,油价上涨就是对资源合理配置的逆向调节。 对于一个既是石油生产国又是石油净进口国来说,石油价格过高过低都是不利的。国际石油价格走低,会对生产成本较高的石油生产商产生“挤出”效应。从石油安全的角度出发,我国需要有相应的措施保证我国石油生产的可持续性。在目前的油价机制下,我国只是国际油价的被动承受者,缺乏控制油价风险的能力与配套措施。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方案虽然出台并在实施之中,但是,石油战略储备是用来平抑油价过高以及防止石油供应中断,还是只是针对石油供应中断,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保证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缺乏深入的研究。此外,对于国际油价波动干扰国内其他能源的供需关系,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措施。 如何完善油价机制 世界石油供需关系在近十年来是基本平衡的。如果没有意外因素干扰,还不存在着石油供应中断的危险。当前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较大是石油价格的波动。然而我国目前石油价格机制既无助于规避石油价格风险,也不能反应我国石油的供需关系,改革与完善现行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已势在必行。 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方式,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实施宏观调控,更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建立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石油价格机制,国家由价格制订者转变为价格监管者。政府的价格监管要根据我国石油的供需关系制订石油价格的最高与最低界线,在规定的价格范围内,政府只是行使监管者的职能。当石油价格超出规定的界线时,政府则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有关管理办法。如,在油价过高的情况下,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平抑油价;在油价过低的情况下,动用石油风险勘探基金,保证国内石油资源勘探正常进行。从性质上讲,石油价格风险勘探基金与石油战略储备均属于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成本支出,它是从生产方面防止我国石油供应的中断,保证国家的石油安全。此外,石油价格既要反应我国的石油供需关系,也要与其他能源有着合理的比价。 当前,减轻国际油价波动影响的措施要长短结合,既要有明确的能源发展战略与能源安全战略,又要有应对短期石油价格波动的具体方案与措施。笔者认为,我国石油发展战略与石油安全战略等大政方针已经基本明确,当前要着重研究具体的对策和解决办法。建立石油期货与进一步改革石油价格机制要加紧进行。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同时,要尽快研究出台石油战略储备法,即要明确石油战略储备是用来平抑油价,还是防止供应中断,或者二者兼之;当石油供应中断时,石油战略储备的供应顺序等等。目前,我国只考虑建立石油战略储备,而对油价过低的风险还缺乏风险防范措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