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金融创新需要内外环境匹配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9日 15:03 《财经时报》 |
首先需要金融机构的内在动力和经营实力,一个传统业务(如银行存贷业务)风险尚未有效控制的金融机构,如何指望能在创新方面有所造诣? 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日渐成熟,金融产品创新也渐入佳境。股市、债券、黄金、期货、外汇、基金、银行的中间理财产品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有走向“百花齐放”之势。 不过,这对于中国目前高额的居民储蓄仍不足挂齿。截至7月底,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1.4万亿元,相当于中国2003年的GDP产值。而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种种原因,多数居民还是将他们的血汗钱放在银行,而不是消费其他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不仅制约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也限制了中国实业界的发展和功能拓展。尤其是在目前储蓄“负收益”时代,居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其储蓄资产不断缩水;对于银行而言,由于居民储蓄囤积在负债表上,其盈利的压力也非可小视。 目前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缘于目前的决策制度。由于金融产品创品还受到行政束缚,诸如产品推出时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同时又没有明确需要哪些部门批,结果谁都要管,谁也都可以不管,导致新金融产品没有长达几年的经历很难问世。更不用说一些新的金融市场的开拓,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期货商品,都经历了多年的漫长审批过程。 此外,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批新金融产品的短寿,也使市场各方对金融创新心有余悸。尤其是决策层,由于一些产品摔了跟头,出了一些问题,造成了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影响,于是,决策方面对金融创新的审慎态度近乎谨小慎微。 再有,金融产品的定价问题也是目前制约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金融产品的定价本应由市场决定,但由于中国的基准利率尚未有效形成,结果导致投资者对收益和风险的评价失度,理性投资依据缺失。比如目前火透上海的外汇结构存款,投资者几乎无从评判其风险所在,更谈不上怎样的收益预期才能覆盖他们所承负的风险。 近几年,情况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尤其是在央行力推利率市场化、不断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银监会独立行使监管职能的前提下,中国金融创新的外部环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改善。这或许也是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上海高调鼓励金融创新,并表示积极为之创造条件的原因所在。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新兴市场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一点挫折没什么可怕,摔了跤爬起来再走。”周小川对金融创新似乎踌躇满志。 他建议,中国下一步应为金融创新建立有利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关键在于首先要调整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角色定位。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市场建设、市场监管和对参与市场的金融机构内控的监管,而不是监管具体金融产品,大部分金融产品都应该让市场来考验;政府是推进金融创新的条件,金融公司自己定价,只要对市场的风险有所认识,不应该有过多的干涉。 显然,金融创新事关全局。没有创新,金融机构就不可能有理想的利润;没有创新,过高的储蓄率就永远是银行的无法推卸的风险;没有创新,直接与间接融资比例就无从得以调整;没有创新,资本市场的残缺就不可能获得补正。 但是必须意识到,金融创新首先需要金融机构的内在动力和经营实力。其实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传统业务(如银行存贷业务)风险尚未有效控制的金融机构,又如何指望他们能在创新方面有所造诣? 创新还需要中国的金融机构彻底转变经营机制。 前不久,《财经时报》认真了解了花旗银行的“信贷官”制度。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个制度,将信贷管理、风险防范、市场需求发现以及新产品研发、营销等各个环节浑然一体,形成强大经营能力,国内银行尚无可比。因此,要创新就要首先有创新的机制,而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简单照抄国外。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