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广发证券数千员工公开抗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7日 06:4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顾纪生 纬恩 近日,中信证券拟收购广发证券一事在证券界乃至金融界闹得沸沸扬扬,为收购者“叫好”者有之,为被收购者“鸣屈”者亦有之,甚至广发证券2230名员工公开发表声明称,“坚决反对中信证券的敌意收购,并将抗争到底”。 笔者作为远离事件的第三方,无权也无意对整个事件的是非曲直说三道四;但又明显感到,这一“个案”为收购双方乃至经济界提出了若干亟待回答的较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换言之,应该透过收购现象这层薄纸,去探摸经济活动背后隐藏着的更为深层次的理论成因或现实背景,笔者从这场收购风波中引发出如下四个问题,供理论界与企业界深入探讨。 资本与道德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收购兼并事件会大量发生,故对这一问题再采取“鸵鸟”式的回避态度不是实事求是的应取态度。作为此次事件的收购者,中信曾信誓旦旦地声称,会“尊重广发证券现有股东的权利和选择,期待着通过市场化运作完成此次交易”;但广发员工对此则“怒语”相向。 双方“话语权”的尖锐抗争折射出资本意志与道德评判之间发生了猛烈冲撞。由此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意志与道德评判的“话语权”到底孰重孰轻,应是前者盖压后者还是正好相反? 笔者认为,在资本意志与道德评判均明显不触犯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资本“话语权”可以而且必然重于道德评判权———虽然有时后者的力量看起来十分强大,但在“资本市场资本为王”的“铁律”下,收购事件的发展方向最终由资本意志决定,国外如此,国内也将如此,这是一种客观趋势。 社会与集团 中信与广发均为股份公司,但中信是上市公司,资本已较为彻底的社会化;而广发尚未发行上市,股权还处于由少数企业集团集中掌控之中。 通过这次收购事件,我们可以同时看到两条十分清晰的“脉络”:一条是股权社会化带来资本流动性,资本流动性进而决定资本生命力的脉络;另一条恰恰相反,由股权“人为”集中引发资本流动性缺失,一旦流动性瞬间出现将导致大股东争相转让夺路而逃,而此时的公司,其自身的话语权是何等的微弱与无奈! 这正好告诫我们,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除了发展规模等“粗放式”目标之外,还应加上市场流动性、交易效率性等“集约式”目标。 吞并与融合 以笔者愚见,如若这场收购发生在大公司与小公司或者强公司与弱公司之间,断然不会引发轩然大波而只会迎来鲜花掌声。 为什么吞并式收购大受欢迎而融合式收购广遭非议?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吞并式的强弱联手与融合式的强强联合究竟何者更有效率? 为什么“象吞蛇”甚至“蛇吞象”式的收购可以理喻,而“同门兄弟”式的“融合”行为反而不能接受?说到底,还是观念有问题:“宁为鸡头不为牛尾”的小农经济思想还根深蒂固。这场抗争是否与之相关无从判断,但笔者发现的基本事实是:双方的实力确实势均力敌,似乎本应相安“无事”。 行文至此,笔者真诚地提醒双方,在全面入世即将来临,中国券商急需做大做强以抗衡境外资本的虎视眈眈之际,双方不要再纠缠于谁收购谁的枝节末叶,一切应以做大做强中国券商业这个压倒性的大局为己任! 意愿与时机 收购意愿来自对收购必要性的主观认识,而收购时机取决于对客观条件成熟度的正确把握。无论对中信还是广发而言,“做大做强”是其共同目标,这些共识相信会最终成为收购也好合作也罢的坚实“基石”。 当然,透过广发的“抗争”现象,中信也应反思收购时机的选择问题。在证券市场极度低迷、证券公司经营维艰之时,虽可乘其大股东急于退出而压低收购成本,但也会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造成员工与市场更深层次的“预期失调”———“熊市”时期员工对未来的“预期”本来就显得十分迷茫与脆弱,现在外力又来“敌意”收购,促使原本低落的“预期”更加失落化,最终引发种种消极甚至抗争情绪的出现。 由此看来,证券市场的长期与极度低迷,确实可能导致“社会预期”的紊乱甚至成为市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管理层对此不能不察啊! (作者单位:顾纪生:江南大学金融研究所 纬恩: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