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许亦然
自9月开学以来,安徽黄山市物价局价格举报中心举报电话接到不少家长关于教育乱收费的投诉。让执法人员头疼的是,很多学生家长投诉时不敢留电话、姓名等联系方式,甚至不敢到学校领取物价部门追回的多收款项。(据9月14日新华社消息) 一方面对乱收费恨之入骨,另一方面却“自愿”交纳;一方面积极举报,另一方面却不敢领取被追回的多收
费用。家长们如此敢说怕为,恰恰在怕报复的表象下,揭示了目前教育“本位意识”的问题实质。实事求是地讲,以“教育是一个体现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是为了让每个人享有受教育权……”为精神实质的“教育为本”方针,在一些诸如产业化、效益化噪音的影响下,内容与实质都已悄然改变。将“教育为本”片面理解为“教育为主,教育为大”的思想已然客观存在,并在一些教育部门和机构发展成为类似“官本位”的“本位意识”。而当产业化、效益化的教育彻底背弃“公平、公益”的精神,带着高人一等的“本位意识”凌驾于民众之上时,形式上存在的“教育为本”却让家长们不得不“服”;毕竟教育为本嘛,孩子的学习是重要的,还是认了吧。殊不知,如此想法只能助长教育“本位”的气焰,于是乎,举报后却不敢拿退款之类的怪现象便出现了。如何打破自身的本位意识,还公众一个公平、公益的教育,同时也使当前教育走出“进则受阻,退则无利”的怪圈,是现阶段教育部门的当务之急。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