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人求学”的悲鸣只有感动听得见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4日 12:05 中国经济时报 | ||||||||||
-伍里川 夏文娟放弃了“嫁人承诺”,这不是一种不义。 总是习惯于把“炒作”这个词,套到各种我们所不了解真相的事物的身上,总是以为每个表现方式接近的事物具有相似的性质,这就是在不久前,考上南京工程学院后做出“
正是处于这一环境,“夏文娟嫁人求学”被相当范围内的舆论毫不客气地拴到一条绳索上,这条绳索上已经有了很多事件,嫁人求留学、卖身求学和直截了当想通过傍大款、靠富婆求得某个重大目标的实现……这一类新闻被许多人不由分说地当作一种参照:因为这类事件是一类的,所以夏文娟也必是这一类的,不会有更好的解释,我的身边就有人对这件事发表类似的看法——大部分批评者在目标上基本达成了一致,不是成为坚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卫道士,就打不着边际的空靶。 夏文娟不需要这些,这个父母双亡,与继母相依为命的姑娘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来自社会上的压力她肯定感觉到了,但是,对一笔沉重的学费的期盼可以使她想绕过很多人间伦理的羁绊,本来,她甚至想放弃学业去打工,但这一念头遭到了继母的严斥,这是一位伟大的贫苦家庭的母亲。 夏文娟的这种期盼不会落空,是基于一种朴素的社会伦理分析,这和伦理的羁绊是鲜明的对立。“经过本报争取,夏文娟已被列入由本报与吉林省南菱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和华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圆你大学梦’——大学生扶困活动名单,今日,夏文娟将来长春参加捐赠仪式。在本次活动中,她将一次性得到5000元人民币的捐助。”据8月24日《城市晚报》报道 而据9月12日《江南时报》报道,夏文娟12日来南京圆梦。夏文娟告诉该报记者,社会上很多好心人向她伸出了援手,目前,第一学期的学费已有着落。当记者再次提到“嫁人求学”一事时,她说她已彻底没有了这个想法。 这很可能授人以柄:炒作成功,立马改口。但我知道,这又是一种更狭隘的强词,自始至终,夏文娟的最终目的都只是上大学,而不是嫁人。我相信绝大多数捐助者也不会把娶夏文娟当作捐助的条件。《城市晚报》8月25日报道说,市民刘先生代表妻子来到报社,给夏文娟送来5000元钱。刘先生说,他的妻子看到关于夏文娟的报道后,感动得哭了。 是的,感动,这才是“夏文娟事件”中的关键词,感动,并且为了感动,接济困顿中的同胞,“引渡”为了一个梦无奈到想毁掉一个爱情梦的少女,以让我们从物质上而言共处着的这个世界,真正成为被感动的力量所调度的有情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别人的命运”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单元的困窘被关注出无限的“吸引力”,消除狭隘,远离冷漠,荣辱与共。这不应该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这也不会是难以企及的目标。夏文娟带着社会的体温走进梦想中的校园,这比什么猜测和旁观都有说服力。 在我看来,夏文娟的遭遇有别于单纯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她始终面对的是一个观念多元、倾向多元的人文环境,而且在求学的过程中,一些庸俗“嫁人求”做法已经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为她争取目标的实现设置了不小的障碍。仿佛是一夜之间,夏文娟被动地承担起打破“强词氛围”的意外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嫁人承诺”的放弃并非是一种不义,相反,这代表着她个人目标的成熟化,和社会道义环境宽容度的增加,那就是,感动真正成为一种人性的召唤——谁能否认,最后,她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梦想?对她的牵挂溶化了多少坚冰?这种放弃,正是我们的期望?——在感动穿越的空间,社会不再是一个无谓的混沌体,而是经脉相连的人的空间,没有贫富的差别,没有城乡的差别。 “嫁人求学”的悲鸣只有感动听得见。 温情社会的奠基只有感动看得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