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关村发展不妨借鉴硅谷经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15:14 新京报

  《新京报》9月9日报道,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中关村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基本制度不完备和发展空间不足而受阻。

  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了解一下美国硅谷近几年从萧条到复兴的历程,也许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益的经验。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硅谷曾被誉为信息技术业“圣地”,但从2000年开始,硅谷出现了萧条。如今,硅谷又悄悄复苏。硅谷的复兴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是立足优势,以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抢占有利的竞争位置。硅谷的发展者们在失败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优势点:他们拥有几十年的信息高科技积累,其技术研发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无人能敌。硅谷众多公司正是立足高科技创新体系的培植,逐渐在全球市场找到自身位置,实现复兴。这方面经典的案例是,苹果公司依托其科研优势致力于时尚高科技产品开发,业绩斐然。

  必须承认,作为高科技区域经济,要永远立足于高科技的实力增长,增强自身的硬性竞争力,才能在经济周期和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中关村突出的发展矛盾是科技研发实力的衰弱。应该注意到,中关村的科技研发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本应占据优势,因为近年来中关村的崛起依靠的是高校智力资源,但为何我们仍然遭遇人才危机?令人深思的是,硅谷的人才资源已经国际化,而其人才资源中不少技术骨干竟是从中关村一流高校成长起来的高材生。这就不能不考虑中关村的人才发展战略是否出现了问题。

  另外,要改良投资环境,必须优化经济结构,构建竞争软实力,完善必要的服务业。中关村竞争软实力的发展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文化培养。美国硅谷作为一个概念,已远非几个简单的信息公司和几所知名高校,它已形成宽广的内涵:在硅谷,不仅有发达的软件业、网络业,而且近几年还发展起来一些新的产业,如能源科技、生命科学及生物科技以及以沃尔玛、星巴克等为代表的服务业,还包括金融、法律等服务业,这类服务业以高科技全副武装,形成独特的“硅谷风格”,为硅谷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在全球化浪潮不断冲击的今天,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个系统性概念,单独审视企业的利润增长或者政府的服务水平,并不一定就能产生理想的竞争力。中关村要发展软实力就必须营造良好的产业文化,而目前的中关村在这一点上是不足的。

  □高勇(北京学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关村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