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为了中秋节 请尊重月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 10:12 南方都市报

  街谈

  一盒“文化月饼”摆在嘉宾们面前,里面装有一本收集了30多枚邮票的中秋题材邮册、一张包括《二泉映月》等经典曲目在内的音乐CD、一本名为《月韵》的精美线装书。但是,呵呵,没有月饼!虽然主办方介绍,完整的一套“文化月饼”还应该包括名厂生产的广式月饼,但是嘉宾们还是没有拿到月饼(9月12日《羊城晚报》)。据说,著名民俗学专家叶春
点点通个性天气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生闻知大为感叹:月饼作为中秋的代表性节令食品,在当代社会里承载的东西也实在是太沉重了!一会是金箔月饼,一会又是文化月饼……原本极简单朴素的月饼,变得如此复杂、繁缛,不知道原汁原味的民俗节日应该怎么过了!

  应该怎么过呢?从中秋的角度,话题很大,我们不妨从月饼的角度说说。本来在中秋节里,月饼只是美好的角色之一,其他更主要的角色还有亲情、团圆、思故抚今、感悟生命。这里我们不必一味地指责商家的商业行为给月饼带来畸形和变异,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怎样的社会心理在导致商家这种迎合,民俗之所以为民俗,本来就有着它自己固有的风俗和习惯,到了对什么月饼都笑纳的时候,我们的中秋佳节简直成了一个托儿。

  托儿是拿来说事的,也就是所谓的幌子。一个节,过到这个地步,体现了社会群体的集体淡漠,表面上月饼满天飞,宴请处处有,实际上一大部分人已经是可过可不过,或者是随便怎么过。看看外国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哪一个是随便怎么过都可以的?民俗的基本内核、精神和程式,乃至细节,都被自如默契地遵守着。反观我们的中秋,单从月饼的角度而言,作为产品,对中秋的民俗尊重就越来越流于浅薄乃至利用,表面是发扬文化,实际上是对文化的曲解和误读。

  提倡产品尊重成为当下中秋月饼的当务之急,根子还在于过中秋的人们,用一盒传统的月饼过一个传统的中秋,应该被提倡。给月饼穿金戴银,附加上种种“文化”包装,甚至整出些价值连城的“腐败月饼”送来送去的,都是给民俗添乱,等这个中秋给折腾得概念全无,传统尽失,任谁再想借它捞上一把,凑个热闹,都会越来越难,到那个时候,连传统的生财之道,也门都没有了。

  □肖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月饼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