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还是岐视--看待“贫困生楼”的几种角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0日 08:47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当住廉租宿舍楼成了特定大学生群体才能够享受的一种福利待遇、而不是人人都可自由选择的一种权利,“歧视”、“精神伤害”等说法才有了附依的根据 联响 人民网转载自《江南时报》的一则消息———《扬州大学设“贫困生楼”贫富分居引
在网上,争鸣的声音也不外乎这两个方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的确值得社会予以高度关注。马加爵案虽然是个人心理畸变到极端的个别案例,但这个走向毁灭的悲剧性人物,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对贫困学生的帮助,不仅包含物质层面的救助,在社会价值观教育和个人心理健康发育上给予必要引导,使其拥有完整、健康、自信的人格,也同样重要。 但是,让特困生能够住到价格相对低廉的宿舍,同“将会给贫困生心理带来负面影响”等说法之间,还不能轻易地画上等号。贫富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本身就包含了对这一存在的清醒认知,且并不因此就产生诸多消极、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住廉租楼或公寓楼,是根据个人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而作出的自然选择。因选择了廉租楼而自卑人下,或感到易受歧视,本身就不是一种正常和健康的心态。倘若担忧对部分大学生带来某种精神伤害而人为抹平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反而显露了刻意遮掩这种差别的目的,对学生的心理发育将适得其反。 在网上,后一种意见逐渐占据了主流。但是,接着又有人援引报道反对说,“据扬州大学宿舍管理科的负责人介绍,入住这500元/年的宿舍楼主要由学院把关,只有特困生才有资格入住。”这种人为的标准,不也是一种刻意的强化吗? 争鸣,就这样逐渐走向了复杂。其实,若是仔细观察,还有一些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声音,或许倒可将对“贫困生楼”报道的思考导向不同的角度。比如,有网友对记者在报道标题中顺手安上的“贫困生楼”一词大为不满,有的甚至认为“有炒作意图”。实际上,扬州大学对这些廉租楼的正式称呼是“助学楼”。我以为,由记者来领受这番指责似乎有些冤枉。助学楼“只有特困生才有资格入住”的实质,再加上对贫富差距这一新闻话题的一丁点职业敏感,任何一个记者都有可能概括出这么一个容易引起注意的称谓。不管记者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炒作”,是当住廉租宿舍楼成了特定大学生群体才能够享受的一种福利待遇、而不是人人都可自由选择的一种权利,“歧视”、“精神伤害”等说法才有了附依的根据。 其实,从报道中我们可以得知,“申请住进‘贫困生楼’的学生很多,受到普遍欢迎”。需求很大,但不能得到完全的满足,按市场规律的解释就是有效供给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值得思考的倒是为什么大受欢迎的“廉租宿舍楼”成了一种短缺资源、会按照福利待遇实行配给?《北京青年报》一篇针对“一费制”的评论说道,当今教育领域的许多弊端“根本问题在于教育资源的历史性失衡和教育投入的总量不足。因为有失衡,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这项公益事业的相当一部分费用就被转嫁给了社会和市场”。我以为,明白了教育领域的这一现状,再加上近年来不少地方和学校对教育产业化观念的片面理解及实践,再来阅读扬州大学的“贫困生楼”新闻,也许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华东新闻》 (2004年09月10日 第一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