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 正文
 
“市场经济国家”价值几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 16:59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与其孜孜以求他们全面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便减少被人反倾销的机会,还不如实事求是地寻求能够解决政府部门疲于奔命为企业出头奔走的尴尬局面。引入海外那些中国企业的合作方的力量,相信更加有利于解决倾销问题

  中国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随着中国企业面临国外市场的反倾销诉讼明显增多,这在今年夏天一再成为一个“问题”。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让眼镜成为历史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9月4日,在东盟和中日韩经贸部长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10国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这应该是一个小小的好消息。

  在中日韩微妙的外交关系之中,东盟全体的表态支持,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不过,从世界范围来看,世贸组织成员中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国家依然是少数,欧盟正在考虑,而美国已明确表示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有人说,中国“入世”谈判用了15年,而确认“市场经济地位”的谈判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或许说出了一部分的真相。

  其实,距离“市场经济国家”的目标模式还有多远?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用定量分析方法来精确回答。因为按照最严格的标准来对照的话,甚至美国也不能算是市场经济国家。

  “入世”和“入市”,其实不是一个当量的事情,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看得很重。在中国加入WTO的条款中,有一些针对企业的反倾销条款,要求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证明自己是在一个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中运行。而这仅仅是针对个别企业的,并不针对整个国家。

  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个国家最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这对他们是现实之举,因为这可以扫清它们与中国间的贸易的诸多障碍,而拒绝中国这个具有如此市场魅力的近邻显然不合时宜。

  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在“入世”问题上和中国不断谈判的其他国家,他们显然更倾向于把中国是否“市场经济国家”这个问题继续谈下去,以便获得更大的利益。

  曾经身历漫长的入世拉锯过程尽得个中三昧的龙永图,曾经用误会来概括把“入世”和“入市”等量齐观的看法。

  中国去年出口额达到4000多亿美元,其中遭受反倾销诉讼的总额为22亿美元,占0.5%。龙永图认为,除去一些企业积极应诉并得到回应,最终被判定反倾销的案例涉及大约10多亿美元,不超过0.25%。“为什么我们不关注占多数的99.5%,而只对0.5%争执不休呢?”

  他的结论是,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第三大进口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

  我们欣赏龙永图先生这样务实的叙述。

  同样,东盟这一次的认同也启发我们关注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联系。

  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2003年占到中国全球贸易额的11%,双边贸易额去年比前年增长了40%,而今年上半年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根据这样的趋势,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里还将出现很大的增长。商务部的负责人相信,在双边就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后,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

  诚然,过去数年,不乏有中国制造业民企在南亚诸国投资设厂当地开展销售。但是,从总的方向来看,欧洲与美国,始终是最主要的贸易对象。因此,与其孜孜以求他们全面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以便减少被人反倾销的机会,还不如实事求是地寻求能够解决政府部门疲于奔命为企业出头奔走的尴尬局面。事实上,如果能够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让这种企业之间的倾销反倾销纠葛减少官方包办的味道,加入更多行业组织、法律界以及民间力量的声音进行博弈,引入海外那些中国企业的合作方的力量,相信更加有利于解决倾销问题。

  处于转型期间的中国社会,很多经济现象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的问题有时候是大问题,有时候是小问题,但是大多数问题不太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有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我们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些在适合时间之内能够产生效果的替代方案。例如“市场经济国家”问题,就适合分解成为一些小问题,分成几个层面来讨论谈判解决。

  今年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25年,回望这一段波澜壮阔又略显喧嚣的市场发展阶段,我们依稀能够分辨得出,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的动力主要来自体制内部,源于国家自身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需要。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经济的启蒙和消化,这对管制经济及其庞大的政府体制带来了第一次撞击。1980年代中,第二次开放的动因更多来自全球化效应所造成的真切和持续的外部压力。而入世谈判15年,正好是改革一系列细化深化的过程,价格闯关、确立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国企改革与私营经济地位的上升、建立保障机制、探索市场经济调控方式……每一步的努力都在向WTO开放的外压下前进。

  从某种意义上看,2002年的“入世”,应该标志着一种外部推动效应告一段落。所以,我们更加希望看到,2004年的夏天和以后的中国改革能够进入一个自发的自我演进的轨道之中,而不是继续需要通过一些外来的似是而非的压力。这一点,应该不会是奢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