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高校收费: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多少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3日 07:01 中国青年报 | |||||||||||||
文志传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培养一个本科生,不是像现在有些人讲的,一万多块钱就够了,要讲完整意义的培养成本,大概一个学生一年至少要四五万块钱。(人民网8月31日)
这几年,大学学费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实际上,教育部一直都在反对高收费,部属院校的收费标准在各高校中也是相对偏低的,但是为什么高校收费依然给人居高不下的感觉? 张保庆阐述收费政策的原则,公开信息,这是好的。但既然是公开,就应该避免模糊。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明细账,清楚明白地告诉学生和家长,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花多少钱。其中,国家拨款比例占多少,个人支付多少,这笔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意义的培养成本”,都包含哪些项目? 面对一笔糊涂账,面对一些高校私自乱收费,公众自然会对高校收费产生质疑。 教育部有关高校收费的第一条原则指出,坚持收费是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补充,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投资的主体仍然是政府,不允许以收费来代替政府的投入。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缺乏令人信服的数字。比如,政府本年度投入了多少,需要通过收费“补充”的缺额又是多少?是不是可以拿一两所大学为例说明一下?《教育法》规定,办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事实上,从目前一些学校所规定的收费标准看,其间肯定存在营利空间。这些高校为了提高收费,虚报学校的日常运行成本,采取各种手段多收费,让学生不堪重负。 收费的第二条原则说,一定要考虑到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不允许把标准定得过高。这条原则极为重要,可惜没有给“承受能力”作出界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高校学费标准,大约占人均GDP的20%。2003年,中国人均GDP1000美元,学费按20%收取,大约为200美元,即人民币1700元左右。可现在高校的学费普遍在5000元左右,别说人均年收入2200元的农民支付不起,就是多数工人、职员也难以承担。 依照张保庆副部长的说法,收费按学校日常运行成本的25%掌握。日常运行成本“就是教职工工资、加上学校日常运转的水电费等”。目前的问题是,谁来核算运行成本?高校教职工工资平均是多少,手头没有数据,但按国家的工资标准,教授和讲师平均年工资不会超过3万元。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师生比为1∶17,那么17名学生交8.5万元学费,支付教职工工资3万元,剩下5.5万元做什么?恐怕没有多少高校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许多高校,师生比实际上远不止1∶17。在一些高校里,教学班人数大大增多。我儿子读武汉一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据他所说,上专业课时,一般都有百人左右,多的时候有180人。研究生尚且如此,本科生就更不必说了。现在各高校都在扩招,学生成倍增长,师资力量却没有成倍增加。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教学基本上已经大班化了。在师资力量不变的情况下,学生增多就意味着师生比在扩大。相比之下,培养一个学生的成本应该有所降低,学费也应该随之下降。可是绝大多数高校的收费不降反涨,原因何在? 现在是花钱买教育,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希望“物有所值”。所以,不仅要弄清楚培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更要看看通过这些付出是否“买”到了合格的教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