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为快:中国城建误区知多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18:05 中国新闻网 | |||||||||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内地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然而,不少地方也同时步入了误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城市规模盲目求大。许多城市不顾自身条件,小城市要变中,中城市要变大,大城市要特大,特大城市要国际化。
去年底,内地六百六十七个城市中有一百八十个要建成国际大都市,占百分之二十七。 城市规划反反复覆。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圈地”运动中,许多城市按使用功能重新分割城市,一律在市区建造商业区、步行街及金融街、办公区、住宅区。某市十五年中规划反复了四次。 建设过程贪大求洋。最时髦的莫过于追求大广场、大草坪、大马路,以及你追我赶地建高层、超高层、标志性建筑,以此显示政绩和与众不同。连建筑材料也热衷于进口。 建设项目脱离实际。不少大城市盲目追求“CBD”(按:意为商业金融中心),偏高的建设标准严重脱离实际,不但超出了建设单位自身的经济承载能力,也根本不符合当地的消费水平。 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城市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惊人,许多地方搞暗箱操作、越权审批。非但扰乱了正常的管理秩序,还滋生了权力异化和腐败。 城市风貌破坏严重。一些城市盲目追求“畛年再造一个新畛城”,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不少珍贵的历史文化风貌受到破坏。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造假古董,过强的商业气氛影响古风。 城市形象杂乱无章。城市建筑缺乏协调,有些建筑单位不顾左邻右舍和环境氛围,过于张扬招摇,与城市建筑群体难以协调,造成城市天际线无序,形象杂乱,形不成良好的形象。 特色雷同攀比成风。表现在广场遍地开花,到处音乐喷泉、遍植草坪、大树进城,罗马廊柱、高楼大厦、别墅洋房、通透围墙,水泥大树、烟花街灯,白瓷砖、明清一条街等等。 雕塑小品佳作少。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如雨后春笋充斥街头,然而制作粗糙、品位不高、主题晦涩,精品不多。能代表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特色、体现城市的雕塑小品寥若晨星。 湮没历史破坏资源。建设中不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为破坏自然肌理文脉,割裂文化传承。许多建设项目不尊重自然山水,任意毁坏地理原貌,破坏旅游资源,严重损坏了城市形象和魅力。 诸如此类,还可以举出一些。形成这些误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是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的缺陷,以及城市有关领导对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思想认识的偏差。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愿各地能早日走出误区。 文章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冯雁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