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以“石油消费同盟”治理高油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0日 15:33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喻胜君 当今国际油市三分天下,产油国和市场投机商希望油价持续高企,石油消费国能不能团结一致、彼此协调?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日,原油价格再创新高,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9月期约到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已经暴涨了43%,现在的油价更比去年同期上涨55%。8月2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普尔诺莫说:“(油价飙高)有两个主要因素,其中的基本因素在于需求上扬,特别是中国大陆和印度。” 不错,从2003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进口国和消费国。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2004年中国的原油进口将突破亿吨大关,达到1.1亿吨,比去年增加21%,成品油进口将达到4000万吨,比去年增长40%。但是,中国的需求并没有改变全球石油供需大致平衡的情况。根据国际能源机构7月发表的月度报告,2004年的石油需求量每天平均比2003年多出200万桶,然而,全球每天额外生产的石油能够达到250万桶。 因此,导致目前油价暴涨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中国的强劲需求,还要看到全球油市动荡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炒作造成的。国际炒家一会儿把价格上扬说成是因为市场担心恐怖分子袭击,导致伊拉克无法完成出口计划所致,一会儿又以美元对欧元疲软为借口抬高油价。然而,当所有这些因素明朗化以后,油价却仍然继续攀升。 背了“多吃多占”的黑锅 道理归道理,虽然我们能证明中国并非油价暴涨的罪魁祸首,但是在产油国和石油投机商有意无意的合谋下,中国已经踏入了这个设好的局。中国海关总署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石油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0.7%。今年前7个月,中国累计石油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9.5%,达到7063万吨。可以说,油价涨得越欢,我们买得就越多,既背了“多吃多占”的黑锅,又吃了额外花钱的大亏。 而且能源成本高企,加大了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压力,使一些企业的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升、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力减弱,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并将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据统计,中国7月份的工业生产是迄今为止增速最慢的一个月,因为政府采取限制使用能源政策,抑制了投资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5月的报告称,如果石油价格继续上升,中国的GDP将会下降0.8%。 然而,油价上涨吃亏的不仅是中国一家,对于希望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能够持续的亚洲其他国家来说,也必须要面对这个难题。根据上述IMF的报告,油价持续上涨,菲律宾的GDP将下降1.6%,印度的将减少1%,即使适应能力稍强的日本,也将下降0.4%。而且,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对于周边国家的带动效应,如果中国经济因油价高企而放缓,那么其他国家将面临由此带来的二次冲击。尤其是日本,今年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中国需求推动的结果,如果中国因为调整而需求不旺,日本经济必定受到很大拖累。 国际油市三分天下 当今的国际石油市场是三分天下,一方是OPEC成员、俄罗斯等产油国,一方是中、美、日等石油消费国,还有一方是国际油市投机商。产油国希望油价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赚取稳定的高额利润,消费国则希望保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而投机商则在旁边煽风点火,在大涨大落过程中赚取巨额投机利润。 产油国和投机商是促使油价走高的重要力量,而石油消费国则在油价稳定上有着共同利益。我们设想,如果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能够团结一致、彼此协调,甚至仿效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石油输入国组织”,那么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将会形成一个平抑油价的重要力量。一方面,消费国可以一起在谈判桌上说服产油国适当增产;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可以联手打击国际石油投机资本。 尤其对于东亚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普遍处于能源消耗阶段,保证石油供应和价格稳定是大家面临的共同课题。而地缘的近便,又使石油消费领域的合作成为可能。通过一个统一机构的协调,各国在石油产品的运输、储藏、进口关税方面的费用都可能降低,何乐而不为呢? 但可惜的是,当今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出了纯粹的商业范围,成为世界大国经济、政治、军事斗争的武器。以日本与中国争夺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为例,日本是既为了石油,也不全在石油,而是希望借在能源上“卡脖子”,减缓中国经济发展和崛起的势头。因此,如果某些国家领导人的旧思维不除,那么类似“石油输入国组织”的石油消费国同盟就仍然只能是纸上谈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