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经济学家——读《青年经济学家指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7日 17:12 中评网 | |||||||||
张 军 通常,作为一个职业,一个典型的经济学家的工作基本上可以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写学术论文,而是做学术报告,最后是担当他人论文的评阅人。当然,如果他是大学的教授,他还有教学的任务。但如果他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通常还有为政府、企业或社会提供咨询或者发表见解的不断增加的活动。进一步而言,如果他的影响力超越了经济学家的
不过,在大学里,课程表上一般并不提供这样的课程来指导学生未来的这些职业活动。例如,为了获得经济学博士,你必须完成必修的课程以及学位论文。但完成这些要求并不是你将来的职业生涯的指南。对于将来准备选择经济学这个职业或者准备去过经济学家生活的研究生来说,往往在取得学位以后并不能很快地在学界崭露头角,甚至要在权威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处女作”有时都相当困难。因此,拿到学位之后的“干中学”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要顺利地加入经济学家的行业,成为职业的经济学家,你需要在完成了经济学的各种训练课程之后不得不去重视“如何成为经济学家?”这样的更大的题目。 一个多月前,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朋友送来了《青年经济学家指南》的英文原书,看到这个题目倒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我很喜爱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里面的那个《人间指南》杂志。日后有人问我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我当时回答说,如果我们问这本书的作者一个问题,“如何成为经济学家”?我相信作者的回答一定是,那你们就看看已有的经济学家怎样做事吧!就象他们那样就行了。我认为这可能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潜存着的一个精彩的“对话”,只是,这样的“对话”不象是在王朔-冯小刚的《编辑部的故事》里面那个《人间指南》的几个编辑口中说出的那样精彩罢了。现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这本书的中文版,并送来了中文译文的清样,让我校对并写一个中文版序,我一口答应了,难道是因为我喜欢《编辑部的故事》? 《青年经济学家指南》是由讲述如何写出漂亮而规范的经济学论文、如何向学界的同行报告你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写出对他人论文的评审意见这三大“板块”组成。作者说,本书是写给青年人看的,这也许是因为青年人更想知道他们的长辈经济学家是怎样成为经济学家的。因此,对于那些想在经济学界“混口饭吃”的青年经济学人来说,由威廉.汤姆逊所写的这本“指南”实在是不可多得。这是我愿意校对这本书的译文并在这里作序的主要原因--我喜欢就这样的书发表一些评论。 不过,尽管我极力推荐这本书,可是我必须承认,当我看完了这本书之后,却发现我很难去向读者概括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观点”,原因极可能是,这本书的每一句话都值得读者重视,似乎漏掉一句话都不能很好地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事实上,我倒认为,这本书的“目录”可能是对本书的最佳概括。我是说,它所提供的章节目总共有100条左右,而且每一条标题都是一个重要的论点。例如,在第1章的“一般原则”的标题下,我们读到“1.1论文应清晰易懂”、“1.2 不要忘记你是如何得到结论的”等等。 显然,因为这本书是“指南”,作者希望向读者提供大量的“建议”,所以该书的目录使用了“命令句”的语句,这倒也算是非常独到的了,也是本书的作者想直接了当地传递其建议的非常好的方式。正如作者在“前言”里说到的那样,“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写作和说话的方式是基于个人的喜好。在许多情况下,我可以想象读者的选择会与我的建议不同。我大量使用命令句式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担心对每个建议进行辩解会令人生厌。最重要的是读者要认识到我提出的问题。读者应针对具体应用和特定对象认真找出解决的办法。” 以论文写作为例,我希望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能意识到作者提出的问题,然后在写作中学习和体会作者的建议。我相信这肯定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本书作者强调的“写中学”(writing to learn)的含义。但我知道,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这首先需要我们去从事真正的研究工作。自从我为另一本书《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写过书评以来,我在很多场合说过,作为科学的活动,“研究”二字对于我们还没有真正被理解。事实上,为了真正解释经济的现象,研究活动还是一个典型的体力劳动,因此很多懒惰的人其实并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体力活。 其次,要把我们的研究结果写成学术的论文,还必须掌握写作学术论文的规范和结构。这一点在中国也常常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我们过去常常相信内容决定形式,内容重于形式。而我在中国就想特别强调形式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经济研究太重视“观点”而全然忽略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和论证的方式。对于一个典型的经济学研究论文,导论(问题提出)、文献回顾、提出理论(假说)、经验检验(或经验描述)等这几个部分本身就决定了我们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活动的阶段。但过去长期以来,我们的绝大多数经济研究均不重视论文形式和结构的规范,不仅如此,而且不少人还公开指责这些规范,把遵守这些学术规范的研究简单地说成是玩弄技巧,故弄玄虚。 树立学术规范在中国是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我们从小就缺乏对“科学”和对“研究”过程的训练。我记得我的儿子在英国的幼儿园和美国的小学上学时就被要求自己从自己动手做的事情中观察和总结“规律”。你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真正懂得科学和研究的含义。而光凭读书并用别人的书来做自己的“研究”是我们过去差不多唯一的学术训练。这是不够的,而且是有严重缺陷的训练。正因为我们有这个缺陷,所以,我当时特别推荐了《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那本书,而今天我推荐《青年经济学家指南》这本书,是因为怎样写出符合学术规范的漂亮的经济学论文仍是我们经济学界的一个并不算多余的话题。 这些年来,很多评价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文章一般都认为,总体来说,中国的经济研究状况和水平依然是很低的,大量的研究是不规范的,随意的,离“科学”的要求还相距遥远。要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还有相当的路要走。毫无疑问,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不过,我想指出的是,这种评价的合理性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我们经济理论研究的人力资源的结构。如果我们把目光缩小,仅仅集中在那些极少数的权威经济学期刊每年发表的研究性论文上面,那么中国的现代经济研究的水平其实并不那么的低,而且提高之快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但是,如果我们在,比如说,全国高等院校的范围内评价中国的经济学教学和经济学研究活动的话,那么,情况将不容乐观。 我完全赞同张五常教授一贯所说的,现代经济学是解释现象的科学。但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学状况来看,也许真正以此为目的在为中国的经济学规范化和国际化孜孜努力的经济学家还只是凤毛麟角,而随处可见、各地飞行巡游的却是那些夸夸其谈的所谓“观点经济学家”。可以说,观点经济学家的泛滥是中国经济学的一道风景线。只要将两者对照起来看,那么,真正在从事规范化的经济研究的人力资源在中国实际上还是相当的稀缺。当然,这些仅有的资源主要还集中在中青年当中。 但我也总是认为,中国经济学的真正繁荣和出路取决于于年轻一代的成长速度。我们注意到,过去10年来,现代经济学正在中国大陆走向繁荣。这不仅表现在国际上标准的经济学论文、著作正在影响着中国大陆财经类的各类学生的“行为规范”,而且立足中国本土的不少原创性研究也在走向国际市场。当然,我的上述观察范围比通常人们所指的范围要小得多。也许我的这个评价所依赖的“经验基础”还只是少数权威期刊和为数不多的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缩小观察的范围在这里还是有道理的,因为在中国,人们对什么是经济学以及对待所谓“西方经济学”的态度还有相当的分歧,在这种格局下,不能认为大家都在从事国际上一般所公认的现代经济研究的活动。 前不久,《解放日报》的记者与我交谈时问我最有影响的观点是什么,我倒一下子怔住了,我不记得我曾经有过什么引人关注的观点。我想我做的工作更多地是在试图对我所发现的现象给出解释。这些现象是用“问题”(question)来提出的,因此,经济研究的主要工作,在我看来,是回答问题(question)而不是解决问题(problem)。这大概算是我最近几年常提到的主要“观点”了。我这样大胆区分这两个“问题”的出发点是想呼吁一下,我们需要更多的解释现象的经济学家。至于有没有人认同这样的“观点”,我就不在意了,但好象我教授的学生们还都说这是很重要的“观点”。 2002年元旦于沪上嘉华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