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商务周刊》2004 > 正文
 
成长环境不同 私营企业并非个个都要国际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18:45 《商务周刊》杂志

  文/袁岳

  在超越资源条件和资源积累意愿的条件下,做成的“不实惠但好看”和“不实惠也不好看”的结局都是可悲的

  中国的私营经济处在快速的成长中,但许多私营企业对自己的机会与发展模式产生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了“大跃进”式的期望,并且把“国际化”和“上市”越来越当作自己的口头禅,因此很需要给这些企业主们浇点凉水。

  可以浇凉水,是基于三个基本命题的成立。其一,虽然纵向来说,很多私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中国没有国际化意义上的大企业,私营企业尤其如此。瑞银华宝中国研究部主管张化桥说,在他们服务的企业中,如果资产规模小于4-5亿美元,他们根本就不感兴趣。而按照国际大企业的标准,即使许多今日中国的知名品牌大企业也不过属于国际意义上的中小企业的规模,所以,中国的私营企业主要应该学习国际中小企业的发展之道,而不是盲目效仿大企业的运营之道。

  其二,欧美企业中只有大资本才进行积极的跨国界和跨文化投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欧美在中国的资本,除了各类华人资本外,占绝对主导的欧美企业是大资本而非中小资本,其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跨界投资资源过少,不足以抗拒由此而带来的风险。因此,仅在中小资本意义上的中国私营企业似也不必急于走出国门。

  其三,中国私营企业并无多少走出去的本钱,其中尤其缺少国际化的人力资源与品牌资源。今天不少中国的民营企业已拥有一些表现良好的雏形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大部分没有有效而充分地拥有忠诚的、可持续保有的本地消费者,更别说有任何对于国际市场消费者直接的品牌影响力了。少数私营企业所积累的一些国际化经验,主要也是贸易与代工的经验。

  如果我们把企业国际化借喻为两种海外学习与成长路线:一是完全投入海外学习而后求发展;二是先在国内有一点成就而再去求进修改善。相比较而言,后者先谋求在空间相对宽广的中国大陆市场上的成功,在透过学习部分国际标杆的经验,继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寻求有限的跨区域经营。在此路线之下,这些企业需要以本土市场作为专注发展的目标,在管理与运营方面学习适当的国际经验。

  这一路线的工作要点可以概括成以下4点:1.选取合适的标杆:不是直接学习可口可乐或者通用这些大牌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是更多学习背景接近的中小国际企业成长路径上的最佳实践;2.建设新的控制框架:既不简单寄希望空降兵的效用,也不以企业家事必躬亲为满足,突破自己朴素的管理人事的方式,更多地在内部由基层培养出在情感、能力、耐心方面更具认同性和成长力的人才,给人才以成才甚至合理犯错的空间;3.超越历史成功经验的符咒:不少私营企业家的成功是自己的辛勤加上机缘巧合,但现在市场的变数更大,企业有一定规模以后被竞争者挤压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需要企业设计出了解市场需求、培植资源与平稳运行的基本模式,尤其要在看到自己长板的同时,更加有意补足自己的短板,建造互补型管理团队与资源联盟,从而实现由当初的偶然成功而朝向持续成功方面前进;4.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私营企业在产业发展与业务专攻方面应使用专注策略而非多元策略,对管理模式与知识体系的选择性学习也应体现专注原则,即学透一个套路而非学习非常错杂的知识皮毛,从而使私营企业面对越来越开放的市场时,拥有自己突出的专门优势。

  中国的私营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国际企业所没有的政治与管制环境,面临不同的资源特性与文化支持,面临着更具多元化的半开放市场。因此,中国的私营企业作为有强劲利润约束增长机制的企业,虽不缺少发展的动力,但是却需要加强建设开放性组织的工具和方法上的投入,并形成建设源自中国的国际企业的信心。根据各自的资源特性的差异,我们所有的私营企业可以按好看(上市、国际化、几百强)和实惠(专业优势、盈利、平稳成长)两个维度,分成“实惠又好看”、“不实惠但好看”、“实惠但不好看”和“不实惠也不好看”四类。大致而言,在现有的中国私营企业中,只有少之又少(也许不到1%)的企业已经非常实惠也比较好看了,它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做得更好看和大实惠,这关系到走出去甚至到欧美日港上市的问题;小部分企业(也许也就是1%-2%左右)相当实惠但不好看,可以认真思考3-5年后实施走出去的策略,而在目前则需要为走向何处、如何走而积累资源;而一部分企业(也许5%-10%)则需累积实惠,在5-10年后可以不同形式具备某种走出去的能力;而绝大部分的企业(90%以上)虽需学习一点国际化的经验与知识,但也许永远也不需要走出去,踏踏实实地做实惠而不好看的企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