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赵晓 > 正文
 
反对民营企业家的“两栖化生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 17:39 中评网

  赵 晓

  眼下,民营企业家步入政坛者渐成为一时之热。刚刚过去的两会,有100多名非公经济的代表人士当选全国政协委员,133名非公经济的代表人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则有133名,相比上一届两会的指标是48名,数量的突破很大。而在地方,就更多了。其中,浙江的徐冠巨重庆尹明善已担任相当于副省级的高级职位。对于民营企业家步入政坛,人们报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之以一片叫好声,视之为改革开放一大成就。与此同时,也不乏尖锐的反对声。

  笔者的看法则有所不同。我不反对民营企业家从政,但反对民营企业家的两栖化生存。

  什么叫“两栖化生存”呢?就是这边从政、那边做生意,长袖善舞,两不耽误。

  为什么鱼与熊裳不能得兼,为什么民营企业家不能“两栖化生存”?这涉及到对市场经济的一些深层次认识。

  什么叫市场经济?很多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交易经济。其实交易只是表象。如果市场经济只是交易经济的话,那么可以说从古至今就有。但情况不是这样的。交易经济前面还要加上两个字,"平等"或者说"公平",才谈得上是市场经济。像白居易《卖炭翁》中的交易就不能说是市场经济,因为是强买,交易不过徒具形式而已。

  任何一个经济体通常都有两种趋势:一是越来越变成平等交易的经济,表明市场经济的秩序在不断扩展;另有一种情况则相反,市场经济朝着不公平的方向走,这表明市场出了问题,市场秩序日趋瓦解。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市场秩序朝不同的方向走?我们知道,市场竞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按熊彼特当年的分析,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下,假如产品一样的话,我比你卖得便宜就可以把你打败,所以价格竞争是重要的武器。但是,竞争最有力的武器并不是价格竞争,价格战不过象是彼此用手枪打架一样。真正厉害的竞争武器是垄断,我把你排挤出去,你就不可能跟我竞争了,以垄断来赢得竞争,就像是迫击炮的威力。

  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去,形成市场垄断地位又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完全经市场竞争自发形成的垄断,也就是经济学上所谓的“竞争垄断”。但这种垄断问题不大,因为别人随时可以进入,是“可竞争”的垄断。

  还有一种形成市场垄断的方式则有不同。你开一家咖啡馆,我也开一家,但我不跟你打价格战,我找政府部门,结果市长告诉说北京只能开一家咖啡馆,叫马克西姆餐厅,或者说北京市本来需要一万家咖啡馆的,现在只允许开一百家,这样,垄断企业或者特权企业就可以坐享垄断利润。

  当公权侵入私权,当政府管制强加到市场运行中,当某些人有可能取得垄断性的市场地位时,这还能叫市场经济吗?不能!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了市场经济。当平等交易被特权窒息至死时,市场经济也就随之而死。

  以上简要的分析是想警戒的是:"公权"一定要和"私权"分开,有权的人不能沾钱,有钱的人不能弄权。否则,公权就有可能侵入到私权,垄断就有可能出现,而市场经济将因公平的丧失而死亡。

  可惜的是,现实中许多人都梦想着通过财富的分配来获得财富,通过规则的制订来获得竞争的有利地位。沿用前边的比方,市场经济的标准竞争本来是小米加步枪对小米加步枪,但就是有人忍不住要用“公权”的迫击炮,以一劳永逸地打败所有的“小米加步枪”。

  有人这么想不奇怪,但如果制度允许这样做那就奇怪了!可谓是引“狼”入室,自毁市场经济的长城。

  哈耶克曾有名言,说市场经济秩序具有自我扩展的趋势,这意味着市场经济体制会越来越完善。然而,哈耶克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前提条件就是公权和私权必须先界定好,大家只能通过小米加步枪的竞争才能赢得竞争,而不能依靠经济竞争之外的“终南捷径”、驾起大炮向竞争对手发动进攻。

  可以预料的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如果允许“两栖化生存”持续下去,因“囚徒困境”的原理,本来对垄断没有兴趣的人也将被迫应战,被动的步入政坛,以维持竞争均势。这样一来,公权的一池春水迟早将搅混,而恶性竞争必然从中国的商场延伸到政坛。

  当年,包括民营企业家在内的中国人民,最恨的就是“公权”与“私权”不分,权钱交易了。权钱交易的一大表现是手握公权的人下海,却不放弃“公权”,从而出现“公权”、“私权”不分的情况。转轨时期,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有人一边当着某某物资局的局长,一边当着某某物资公司的董事长,穿上衣服说是裁判,脱下衣服就成了运动员,公权私权一体化,试看天下谁能敌?!

  不过,以“公权”而入“私权”终成过街老鼠。但是,换了一种情况,民营企业家从私权进入公权,中间并没有任何防火墙,出现了前边谈到的“两栖化生存”,人们怎么就糊涂,并且胡乱叫起好来了呢?

  “两栖化生存”当然不好。无论是以“公权”而入“私权”,还是以“私权”而入“公权”,或者说无论是官员下海经商,还是说下海经商成功的商人回过头来从政,路径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可能造成的危害可以说结果并无实质不同。所以,我们要在肯定民营企业家步入政坛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从制度上禁绝“两栖化生存”的可能,建立公权与私权间的隔离机制,最低限度要建立起公权与私权的防火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