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邹蓝 > 正文
 
流星与明星IT企业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4:42 中评网

  邹 蓝

  在发展网络经济方面,中国跟世界潮流(或者更准确说是跟美国潮流)非常紧。这不是,已经有四五家网络公司在美国NASDAQ上市,IPO的时候创办人的股份的股价折合人民币,都是天文数字。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没有什么商务和管理经验,没有什么创业的艰辛,没有什么自己苦哈哈的资本原始积累,一出手就是不凡。一个故事,几个什么B2B,B2C的名词,就整来三千万五千万的风险投资,哥们弟兄先各自闹一个CXO什么的干干,至于什么“总监”,“大中华区域销售经理”一类的头衔,更是满天都是。大家都先定一个数字惊人的年薪,还有什么股票期权。一旦开张,就在豪华级的办公楼里大手大脚地糟钱烧钱。不过百八十台电脑和几个服务器,百十来号人,一个月要糟掉几百万。惹的好多人羡慕备至,心眼活起来,投奔网络公司。

  网络正是新人类和新新人类力捧的东西,为了迎合这些网民和观众,媒体也毫不吝惜自己的版面和时间,邀请他们作嘉宾,曝光频繁,名声大噪。于是乎这些人成为口含天宪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模仿。大概隐含的意思是,他们发财跟玩似的,一点也不费劲。所以值得仿效关注。

  曾几何时,美国刮了一阵冷风,垮掉了一片网络商务公司,连AMAZON.COM都差点倒台。中国这边也跟着打冷战,也死了一片,还有一片奄奄一息,在等死或等人来收购。真是流星般的命运,其光华也灿烂,其生命也短暂。

  一天,我们几个朋友聊天,说起这些短命的公司。大家认为,网络公司毕竟是网络公司,倒霉的是下层员工,高级管理人员虽然也跟着没有了饭碗,可是他们靠着高薪,已经捞够了人家要苦哈哈挣一辈子的钱,根本衣食无忧,食有鱼,行有车,居有豪宅。因为他们已经把风险投资家的钱,变成了风险,而不是把钱变成投资。于是他们潇洒地拍拍衣服裤子上的尘土,又要以那什么总裁,CXO,总监(天晓得底下只有三个弟兄),华北地区营销部总经理(无论如何不会象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李雪峰那样管整个华北,只是管四个分工华北市场的人)哪些大得能吓死人的头衔,去蒙下一个冤大头。

  可是,经过了那场NASDAQ的风寒,风险投资人也清醒了,光靠那个故事和几个名词,已经无法蒙出钱来了。没有盈利前景和确实可靠的盈利计划,或者一份让人信得过的先进流量表,人家绝对不会再拿钱给你瞎糟了。

  于是,1999年到2000年上半年忽如一夜春风来而开张的千家万家网络公司,硕果仅存的也不多了,只有少数几个还在享受聚光灯的照耀。但是就是他们,也在为NASDAQ行情天天愁眉苦脸。只有在聚光灯下面对大众和观众的时候,他们才强打精神憋出一张笑脸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玄而又玄的虚拟空间里的企业,迫于无奈,只好向现实世界里有实实在在进帐的企业靠拢,这就是所谓的“鼠标加水泥”。连美国在线如此的虚拟巨头,也与时代华纳结合;中国的虚拟公司又怎能例外。可是问题就来了。这些少年新贵对现实世界里的那些管理,经营,质量,那些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并不熟悉。在这个水泥世界里,他们讲的故事和那些个概念,全无用处。经验和知识,才能说明问题。而且在现实世界中,钱是辛辛苦苦一个一个地挣出来的。

  要么踏踏实实学工商管理技能和质量控制,要么就当天边一闪而过的流星,除了极少一两个虚拟网络公司,IT企业现在的明星老板或高级管理层,大概只有这两个出路。

  我猜想的是,一旦习惯那样猛糟钱,挥金如土,拿高薪而无需费心费事的“新经济”,再回头干“传统经济”的工作,这些新贵们是否会怨天尤人,骂骂咧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