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和旅游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4:38 中评网 | |||||||||
邹 蓝 西部大开发,必然导致出入西部的人数增加。旅游业发展得到促进。 近年国内居民,尤其是发达地区居民,外出旅游者剧增。国际经验表明,旅游人数增加,依赖三个条件:收入增加,假期增加和交通方便。我国旅游业自九十年代的扩张,是
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发展观光事业。西部有多彩的民俗,雄奇的雪山大漠草原和野生动物等资源而有发展探险和旅游的先天条件。九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的一些旅游景点和线路:九寨沟,大理,丽江,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和新藏线,青海湖,沙湖,呼伦贝尔,和田,阿勒泰等,反映出游客对西部的向往。 旅游业的发展,特别适合西部缺乏资金和人员受教育少的现实,因为旅游业资金有机构成低而劳动力密集,而且产业链长,包含行,住,食,购等环节。其资金有机构成低于物质生产部门,资金周转快,收益高,而且比非服务性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除国际旅游业外,一般从业人员并不需要特殊的技能和培训。据美国夏威夷州的统计,旅游业的收益与投入之比为2.9:1甚至达到5:1,收入远大于投入。这对西部发展和脱贫是有利的。 以敦煌为例,全市不过12万人,游客却远超本地居民4倍以上。1999年,敦煌全市接待游客53万人次,其中外宾5万多,旅游总收入1.66亿元。旅游的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比重非常高。这还是在敦煌的“食、宿、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并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应的情况下取得的。比如,敦煌还没有一家四星级以上酒店,来自沿海客源地的大型客机不能在敦煌起降,也没有直达的国际航班,游客要在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中转(不过这对相关城市有扩散效应),敦煌旅游纪念品开发滞后。如果交通改善,能够接待高消费的游客,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跟上,敦煌因旅游获得的直接和间接收入,将大大增加。相比之下,同样是1999年,有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人造景点的深圳华侨城集团,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其中外宾50余万,旅游总收入8亿多元。两者间的差距,就是潜力。 吐鲁番、安顺、路南、湟中、夏河,滇西北,版纳,桂林,川西等旅游胜地莫不如此。西部风光和民俗等旅游资源丰富,充分利用起来,就可能加快地方发展。 九寨沟,每到五一和十一,总是游客密集,沟口一带连食宿都难以解决,只好将游客分散到县城和松潘两地。而且,出于生态保护的需要,九寨沟也采取措施,游客进入景区有日限量,以免对沟内生态产生无法逆转的压力。 目前限制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是缺乏规划和旅游设施、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服务质量不高。哈密半径50公里之内,就有很多的古迹以及难得的地形地貌组合:戈壁、绿洲、雪峰、密林、牧场、沙丘、湖泊。旅游业能改善哈密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但是旅游资源尚未开发。 西部开发旅游资源应当注意的是,西部环境和生态是脆弱的。云南中甸旅游热,游客骤然增多,宾馆和招待所也如雨后春笋出现,但是生活污水处理跟不上,以至于污水破坏纳帕海,垃圾污染碧塔海。四川稻城因为交通不便,游客数量相对少一点,情形还不严重,但是前景也堪忧。珠穆朗玛等高山旅游活动增加,垃圾留下许多。西部开发旅游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和可持续性,资源就难以永续利用。 要严格保护的地区定为不允许任何开发活动和人类居住的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是西部生态得到休养生息和保护的一条低成本而可行的途径。 现有人力和技术手段难以有效恢复的生态环境恶劣区域,通过法规强行封闭而让其自然恢复。朝鲜半岛的三八线就是例子。该线两边的缓冲带,禁止双方任何活动,半个世纪的无人干扰,成就了战火破坏地区生态的恢复。宁夏须弥山,因为有国家政策保护大佛等文物及山上的植被,与周围没有保护措施而光秃的山头形成鲜明对照。没有人类的干扰,生态自然恢复的速度会明显加快。 这些地方,通过发展特色旅游或者生态旅游来换取经济收入和经济发展。这就突破了西部劳动力素质低与环境生态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用风光民俗资源的开发,替代了物质资源的开发。只要把握好发展与环境生态的平衡,资源就可以永续利用。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