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硕士招生“禁止辅导”与复杂的难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00:59 人民网 | |||||||||
晏扬 教育部近日宣布了2005年全国硕士生招生入学考试和招生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坚决贯彻“教考分离”原则,对考试命题人员和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行为加以限制: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举办考研辅导班,严禁命题人员参与任何形式的辅导活动。
近年来,研究生考前辅导班屡屡发生泄题、漏题事件,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教育部出台“禁令”对考试命题人员和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行为加以限制,其正当性和必要性无可置疑。然而以笔者之拙见,此“禁令”不免简单,又不具备充分合理性。 如果说,“严禁命题人员参与任何形式的辅导活动”将能起到一定作用(其实这个规定早已有之),那么“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举办考研辅导班”,则根本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研究生招生单位”涉及面太广了,现在但凡有“大学”头衔的学校都招研究生,很多“学院”和“研究院”也招研究生,禁止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办辅导班,相当于把大部分公办高校排除在了考研辅导市场之外。而不招研究生的公办高校或民办院校,一则没有开办考研辅导班的实力,二则即使声称有实力开办,也无法赢得考研者的信任。 只要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制度不变,那么考研辅导就大有市场,无数考研者就需要参加考前辅导。禁止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办辅导班的结果,就是逼迫辅导班由高校转入到社会。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社会上开办的考研辅导班,仍然会聘请高校教师任教,否则就开办不起来;另一种是一些高校换个名头开办社会辅导班,教师还是原班人马,该怎么辅导还怎么辅导,该泄题漏题的依然故我。如此一来,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开办辅导班的实际意义何在? 制定政策的目的在于切实执行,如果一项政策不切合实际,让执行者无法执行,就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将“令”不“行”而“禁”不“止”,政策规定就将沦为一张废纸。规范考研辅导市场,严防泄题漏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难题,它涉及到人才选拔机制、教育制度、考研制度、命题制度、法律法规、师德建设等方方面面,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禁令”就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措施要多做一些调查研究,考虑问题要尽量周全详密,切实可行,而不可病急乱投医,不可把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在简单的一纸“禁令”上。 来源:人民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