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郎咸平质疑顾雏军 > 正文
 
“郎监管”的下一个炮轰目标会是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11:1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曾业辉

  2004年7月31日起,香港中文大学、长江商学院教授郎咸平以“四问海尔”的形式,质疑海尔正进行“曲线MBO”,认为海尔此举是为了完成借壳和实现国有股权稀释。言论一出,证券市场顿时激起千层浪。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其实,郎咸平在国内经济界一直很活跃。

  2001年下半年始,郎咸平在国內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以及“集体诉讼”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被媒体称为“郎监管”。

  2004年4月6日,香港上市公司海尔中建发布公告一家名为海尔投资的企业浮出水面它直接和间接地控制了海尔中建35.84%的股份;7月28日海尔中建再度发布公告称海尔中建将延期认购海尔集团所持有的飞马青岛公司35.5%的股权其相关认股权行使日期将延长至2005年12月31日。

  郎咸平向海尔连轰4炮:希望海尔向股民详细披露每个高管人员在职工持股会的持股比例;当初成立海尔投资的时候,到底通过何种过程让海尔投资拥有海尔商标专利权?到底通过何种过程,将零部件的供应权转到海尔投资的手中的?如果是海尔集团董事会正式通过这些资产的转让,那就是明显的内部人员利益输送;以海尔2003年806亿元的全球销售收入而言,海尔职工持股会控制的有形无形资产高达650亿元以上,这在全世界也是前所未见;国有企业老总在产权还未转换时,就可以合法地做不好,产权转换后,就会立刻将企业做好,而且还可打着“产权改革”的口号,掩盖国企老总缺乏对国家和股民的信托责任。

  海尔随即答复:我是集体所有制企 业,不是国有企业,不存在曲线MBO。

  郎咸平回击:集体所有制仍是公有制的组成部分;张瑞敏仍是国家干部,仍然存在一个“信托责任”的问题;持股会本身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内部职工的利益。

  海尔风波还未平息,8月9日,“郎监管”的炮弹又落到了格林柯尔当家人顾雏军头上,质疑顾雏军用 “七板斧”伎俩席卷国家财富。

  郎咸平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和事例“指证”顾雏军使用财务手段,把一些经营困难但生产条件较好的国有企业的账面亏损做大,然后再低价收购这些企业。一旦收购完成,再利用类似的财务手法,制造“收购后赢利”的假象。并指出,国内一些民营企业正是通过这些手段,把民企收购国有资产当作盛宴“狂欢了一把”。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不少企业家“谈郎色变”,而更多的民众则纷纷叫好,发表评论说“中国为什么不多出几个像郎教授这样的人?”顾雏军以个人名义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诉郎咸平,郎的回应是:“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

  其实,“郎监管”的豪言远不止此。他甚至认定通用传奇人物韦尔奇20年的GE生涯制造了一大堆泡沫,使继任者和GE股票持有者受难,所谓的韦尔奇传奇,没有学习价值。

  由次,“郎监管”也获是了一个“狼教授”的恶名,也有不少人质疑他故意炒作,有恶意踩垮企业以沽名钓誉之嫌,甚至有人评论说“整倒企业对狼教授好处多多,下次他瞄到哪个企业哪个企业就得赶紧主动请他诊断一番。”

  争论也许仍将继续,但多一双警惕的专业经济学监管眼光,对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又有什么坏处呢?只是不知道“郎监管”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