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双指令”相继实施 东莞会远离欧盟市场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08:29 人民网-华南新闻

  吴冰 朱卫华/文

  2003年2月13日,欧盟发布《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前者于今年8月13日开始生效,出口欧盟的10大类共99种电子电气产品及回收处理费用将由生产商自己支付;后者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在欧盟市场上禁止销售含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6种有害物质的电子电气产品,涉及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8大类共84种产品

  在“双指令”相继实施之际,作为我国电子电气生产和出口大市而且以欧盟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广东东莞,将有数千家相关企业不得不在这一空前的冲击面前作出生死抉择。

  据海关统计,近年来,欧盟已成为继美国、香港之后东莞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占全市出口总值的15%到20%,其中机电产品占了大半。连续几年,机电产品一直担当着东莞第一大出口商品的角色,而电子电气类产品是东莞机电产品的主要品类之一,这类产品普遍含有被“双指令”禁止的有害物质。今年上半年,东莞出口欧盟的机电产品总额达到15亿美元。然而“双指令”却使东莞业界多年苦心经营的欧盟市场骤然变得陌生而遥远。

  “双指令”的实质是促进产业和产品的环保化,而这正是我们相关企业的“软肋”。据了解,上个月欧盟有关机构对东莞一家大型照明设备生产企业的产品生产所需要的上千种原材料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有20多种材料不符合《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而上市公司“生益”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该公司由于在生产敷铜板的主要原材料中含铅,所以如果完全用环保材料替代含铅材料,虽说不是一件难事,但产品成本将成倍增加。成本之痛还不止于此,按照《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今后进入欧盟市场的相关产品都要实行“谁卖出,谁回收”的制度,而且回收处理费用一律由生产商支付,这就令生产厂家极有可能陷入回收成本高于生产成本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回漩空间已十分有限。要么卷进高成本竞争漩涡继续鏖战欧盟市场,要么被欧盟市场拒之门外,要么转产、关闭……东莞电子电气生产企业无疑面临一场痛苦的抉择。

  有人说“双指令”是欧盟设置的技术贸易壁垒,有人说它是常规性的安全标准,也有人说它代表电气产业发展趋势。无论如何,不达标就不能进入欧盟市场,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据悉,我国制定的相关法案近日将出台。

  面对“双指令”咄咄逼人的情势,东莞一些大型电子企业采取了主动迎接的态度。据了解,诺基亚、生益电子、科泰电子等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评估。如诺基亚,去年该公司生产移动电话1500万部,其中近70%出口欧盟。这样的企业虽然也面临原材料环保化和产品回收的压力,但它们不会坐以待毙。因为按照专家所作的“双指令”系“双刃剑”的分析,对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来说,“双指令”未尝不是一种机遇。东莞电子电气业虽然仍处于产业链条的中低端,但相比之下,其生产体系在国际上却较为成熟,这无疑是其参与欧盟市场竞争的一个基本优势。况且,无论你把它看作壁垒还是趋势,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发展规律表明,产品低成本、低价格、高竞争力的非理性格局正迅速终结。从短期看,企业必须承受强制性升级带来的巨大压力,一些企业的利润可能会急剧萎缩,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因不堪成本重负而倒闭;但从长远看,对于整个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正面意义。在产业体系、产品体系和欧盟市场的重新整合中,一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会逐步提升,届时强者更强,优者更优。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是一场深刻的抉择。

  欧盟“双指令”不是东莞电子电气业不可逾越的壁垒,但必须全力应对。目前仍有相当多的相关企业对此无所作为,甚至无动于衷。据称这些企业中大部分为“代工”企业,无研发、销售环节,对原材料的使用、市场选择等无决定权。这些因素很重要,但决不是放弃的绝对理由,因为“代工”产生的压力是可以转化的。总之,无论有何苦衷、作何打算,都必须对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的不可逆转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