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的幽灵仿佛有卷土重来的迹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 04:3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国际金融报 综合报道 油价高涨正在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而同时经济增长却似乎正在放缓 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油价继续攀升,通货膨胀率超过经济增长率,美国、亚洲和其他地区很可能面临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令决策者进退两难的情景
经济辞典里最令人厌恶的一个词又开始在人们的脑海中缠绕:滞胀。 定义为价格加速上涨与经济停滞并存的滞胀现象,上一次大规模出现还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度令美国决策者束手无策,导致美国人生活水平普遍下降。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一直认为这种现象不太可能卷土重来。 但现在,他们又开始担心了。基本面的问题是:油价高企正在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而同时经济增长却似乎正在放缓。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如果油价继续攀升,通货膨胀率超过经济增长率,美国、亚洲和其他地区很可能面临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令决策者进退两难的情景。 瑞银的经济学家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警告称,每桶45美元的油价将引发滞胀问题。他们指出,居高不下的油价将导致2005年全球经济少增长0.5个百分点,2006年可能被拖累1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它会导致通货膨胀以同样幅度上涨,在很多年后让世界再次感受到滞胀的危害。 亚洲最担忧滞胀 目前,滞胀担忧似乎在亚洲最为严重,因为与西方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相比,亚洲尚处萌芽阶段的制造业实现同样产值需要耗费更多燃料。但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其他地区的担忧也会增强。 除了能源使用率偏低,亚洲的重要经济体,例如中国和印度还面临着物价加速上涨的问题。在中国,尽管一系列指标显示中国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举措初见成效,但7月份通货膨胀率仍达到7年高点,较上年同期上涨5.3%。 富国银行驻美国负责跟踪亚洲经济体的经济学家SungWonSohn说,亚洲很多地区已经处在滞胀状态之中。按照他的定义,如果通货膨胀率上升,同时经济增长较长期增长潜力有所放缓,那么就成为滞胀现象。 再看看韩国,亚洲第四大经济体。虽然在出口大幅增长的带动下部分行业繁荣兴旺,但其国内经济似乎正在陷入泥潭。消费者的巨额债务已经抑制了消费支出。经济学家们预计的由消费需求带动的经济复苏未能出现,因此纷纷下调了韩国2004年的增长预期。 然而即便消费需求疲软,通货膨胀仍在加速增长,主要原因就是油价居高不下。7月份,韩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4.4%,而3月份仅较上年同期上涨3.1%。 物价上涨和经济放缓已经开始对韩国几家最大的公司带来打击。韩国的旗舰航空公司大韩航空的国内客运量较上年同期下降逾15%,好在到目前为止繁荣的货运业务可以远远弥补客运业务的疲软。但目前经济学家预计韩国下半年出口将大幅放缓,这将严重影响到大韩航空的货运业务。 与此同时,运营成本继续攀升。大韩航空预计今年的燃料成本将较去年高出4亿至5亿美元。该公司已经将票价上调5%—10%,而且并不指望近期油价有所回落。公司正在根据每桶45美元的油价规划明年的业务。 大韩航空的公司计划部负责人WooKeeHong认为,在公司的货运高峰结束后,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将是一个严峻考验。他说,“如果经济放缓,我们必然受到影响。” 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 类似的问题已经使得韩国政府进退维谷,面对着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所面临的同样难题。他们是否应该为刺激增长而下调利率?但下调利率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那么他们是否应该为防止物价上涨而上调利率?但上调利率的后果将是抑制经济增长。 8月12日,韩国央行终于作出选择,将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5%的历史低点。而这一次美国采取了相反做法,尽管不断有迹象显示经济增长可能放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毅然决定加息。 的确,很多经济学家对韩国或其他国家接近滞胀的说法并不买账。他们指出,如果出口保持稳定,韩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仍有望达到或超过5%,远不至于令人担忧。 或许最有可能的是,全球增长的大幅放缓将导致物价回落,在通货膨胀成为难题之前令其彻底消亡。这种情况在过去数次通货膨胀上扬的过程中已经屡见不鲜。 但一些经济学家担心,这一次可能要另当别论。最新的估算数据显示,欧佩克目前只有每天50万桶的闲置产能,不及全球市场每天8300万桶的1%。回旋余地如此有限,部分经济学家因此表示,即使全球经济放缓,石油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 因此有些经济学家建议一些亚洲国家的政府放弃或减轻导致货币被低估的政策举措,这种政策提振了制造商的出口,但也减弱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如果亚洲政府果然接受了他们的建议,全球经济必将发生巨大变化,短期内亚洲经济体的竞争力将被严重削弱,而美国出口商的形势会明显改善。 《国际金融报》 (2004年08月19日 第四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