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粘锅带来信任危机 杜邦公司是否蒙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 09:36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威明顿八月十六日电 (记者 陈建)曾被全世界人用了近五十年的一口锅,却在今年夏天,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空前质疑。这口锅因为涂了一层名叫特富龙的不粘涂料,因而与美国杜邦公司扯上关系。 尽管杜邦一口咬定、而且反复辩解说,那种涂料对人体绝对无害;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却真的很小心谨慎,没一个公开站出来,为他们在大洋彼岸受到的怀疑喊冤。
看上去,这是中国消费者注重保护自身权益的好事,更何况还给了大名鼎鼎的杜邦一个“下马威”。但换角度一想,又觉得有些悲哀:如果一口锅经历过半个世纪的实践和上百次严格实验,人们还放不下对它的怀疑,那么,怀疑真的来自这口锅吗? 八月十六日,记者应邀走访杜邦总部。看得出,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反应很在乎。刚到会议室,公关人员就拿出一叠材料,诉说杜邦经受的考验: 七月上旬,内地媒体转载报道:美国环保署认为,杜邦特富龙可能含致癌物。随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杜邦中国公司接到七十二个媒体的询问;截至八月上旬,共有近三千八百篇相关报道,影响波及中国几乎所有大城市。习惯了烟熏火燎的中国人,突然害怕不粘锅了;还有的买了要求退货,或提议让杜邦负担体检费用…… 申克乐(Senkler)在杜邦工作过三十多年,一直搞产品研发,现在是杜邦氟产品全球技术总监。他说:“无论在日本、印度、中东,或其他什么地方,我们从没见过这么强烈的疑问,不是五年、而是五十年里都没见过。”杜邦总部负责全球公关活动的副总裁凯瑟琳.福蒂女士小声对记者嘀咕:“真的吃惊,我们感觉特沮丧。” 杜邦的人沮丧什么?他们的锅怎么了?其实,杜邦根本不造锅,只产生一种烤在锅上的不粘涂料——特富龙。那是杜邦公司七万九千多种产品中的一个品牌,一九三八年就开发出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已在欧美广泛应用,从没任何有害人体的纪录。 但美国环保署说,杜邦公司没把一九八一年一份血样监测数据上报给他们。那份数据说,人体血液中可以监测到全氟辛酸氨(PFOA)——生产特富龙时几乎不可替代的特殊助剂。今夏,中国市场的大讨论,也就聚焦在全氟辛酸氨身上。曾有实验说,给小老鼠体内注射相对大量的全氟辛酸氨,小老鼠会得肝癌。 杜邦董事长贺利得(Holliday)对记者解释说:杜邦每年给环保署提交的报告已经上千份了。那份数据不仅是二十多年前的,而且根本没达到法律规定需要汇报的级别。 申克乐又补充说,即便人体血液中可以监测到微量的全氟辛酸氨,但二十多年来,无论是美国的企业、行业,还是中立的科研团体,对全氟辛酸氨毒性的研究报告超过一百份,迄今没一个能证明,那点残留物有害健康。至于不粘锅,全氟辛酸氨在高温下本身就不稳定,炊具生产过程中,可以完全分解掉。经过对杜邦的不粘涂料进行检测,当精度达到一万亿分之时,都找不到全氟辛酸氨的踪影。所以,血液中就算残留了这种物质,那也不可能是从杜邦不粘锅上得到的。 别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咱扪心自问,居然还忐忑:检测不到就等于没有吗?迄今检测微量无害,以后发现有害怎么办?假药、伪钞、病猪肉、劣质奶粉、豆腐渣工程……哪一样不是事后才发现的? 这种心态或许和木桶理论相关:木桶到底能盛多少水,不取决于造木桶的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那么,杜邦是长的那块木板、还是短的那块? 杜邦公司今年二百零二岁,有五万多员工,光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就多达五千一百名。它在全美设有四十个实验室,在其他十一个国家和地区,有三十五个研发中心,每年研发经费高达十二亿美元,这比一些中国大企业全年的营业额还多。一九九二年时,杜邦制定过一个内部的水样标准,它比美国环保署十年后颁布的饮用水安全标准严格一百五十倍。这样的企业,总不该归入“短木板”行列吧? 虽然,炒菜做饭,用传统铁锅还是西洋不粘锅,基本就是个人喜好的小问题。况且,提高生活质量,也不是刷锅洗碗般简便,就能涵盖的。但公众能否用公平、理性、乃至信任的态度看待事物,却是反映社会心态的大问题。虽然一口用了五十年的锅突然令人起疑,但放下疑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如果处在信任危机中,当然无法靠一口锅拯救出来。而当事一方如果明明觉得自己冤屈、却都不敢喊冤,又何尝不是丧失信任的表现呢?(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