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何以变成“伤心工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 08:08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文贻炜/文 两年前,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通过国家拨款和农民自筹的方式,筹资五百四十二万元,引取河水和泉水,为常年缺水的西山乡群众架设了自来水。工程完工了,作为供水水源的四个泉眼有三个先后干涸,致使西山乡有近一半的村子每到枯水季节,自来水管不流一滴水,一些村子甚至一年四季见不到自来水,部分村民还是靠赶着骡马远道驮来山泉水维
工程立项时忽视科学论证,靠“拍脑瓜”进行决策,出现问题后追悔莫及,这样的事例近年来在全国不少。那些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都是白白浪费了老百姓的血汗钱,最终深深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于边远贫困地区来说,其财力本来就捉襟见肘,这样的决策失误,更是让这些地区“雪上加霜”。 现在,全国各地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连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完善决策体制,杜绝“怪胎工程”的产生,其关键在于工程立项拍板必须要用科学说话,真正进入民主、科学的决策轨道。目前,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还并不雄厚,国家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必须花在“刀刃”上。即使是为人民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深得民心的建设项目,也要遵循严格的决策程序,坚持科学论证,避免盲目建设、劳民伤财,从而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近日,吉林省政府推出的一项新举措令人鼓舞:今后对于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在决策前认真征求专家意见,凡是上报省政府决策的重大事项,必须附有专家咨询论证意见,否则不能进入决策程序。这一新举措,给了专家论证真正的权威,有助于从制度层面遏制随意决策。吉林省的新举措,显示了一个责任政府的形象。 让科学论证成为制度,应该成为我国各类项目建设中的常态、制度和惯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失误,真正把“民心工程”建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