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开发式扶贫的困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 13:49 南方日报

  邓聿文/文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近日在智力支边扶贫工作座谈会上披露,去年我国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扶贫开发历史上的第一次。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如何看待这个“首次”?去年我国GDP首次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财政收入也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这种情况下,贫困人口理应减少,至少不会增加。因此,出现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就去年新增80万贫困人口而言,主要是当年自然灾害引发的返贫,这一问题反映了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情况。目前,我国农村还有3000万人未解决温饱,这是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骨头,因为这种由生存和发展环境恶劣、文化技术素质低下、居住分散、构成复杂而导致的贫困,属于“绝对贫困”,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社会保障对象;另一部分是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资源条件非常贫乏地区的贫困人群。

  面对这种贫困,现行的开发式扶贫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是扶贫项目的效益低下。在一般的政策意义上,开发式扶贫包括生产加工项目投资、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修建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救济和建立社会安全网等极为广泛的内容。然而,从扶贫工作实际运作来观察,虽然上述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实施重点集中在帮助农民和农村企业投资生产性项目(如农产品和工业加工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对教育和卫生方面直接关系到贫困农村人口人力资本素质的投资,则由于种种原因比较薄弱。用扶贫资金搞工业项目,初衷虽是增加税收、改善财政,但实际上在贫困地区办的工业企业大多效益不好。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市场竞争不仅仅是本地市场的竞争,而且是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的竞争,在竞争的过程当中,贫困地区在技术、市场和管理上都明显处于劣势。

  其次是扶贫资金真正瞄准贫困户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以县为基本资金的分配单位,由于瞄准对象与县级行政区划直接联系,因此难以排除地方政府出于利益动机挪用资金,或者把资金利用到对财政能力增加最为敏感的领域,而这些领域与扶贫目标并非总是吻合,从而导致实际扶贫资金利用的稀释和遗漏效应。另外,中国乡村是一个人情网相连的“熟人社会”,任何强大的推动力量到这里都会失去穿透力,如果是一般性小额度商业贷款,或许瞄准穷人并不难,但要是有了很强的财政贴息性质,就不能保证“人情”和“熟人”对规则的侵蚀。 

  比起上述两者来,或许更严重的是对环境的破坏。现在所剩的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绝大多数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出于扶贫的目的对西部地区加大开发农业生产的力度,的确提高了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但也具有刺激西部地区人口增长,进一步增加对西部生态环境的破坏等负面效果。从自然环境方面看,一旦被人类破坏到特定程度,大自然就会丧失自我修复功能,不仅环境的恶化会加快,而且扶贫政策所取得的成果也很难长期巩固,从而出现所谓的“返贫”问题。这正是开发式扶贫成就何以会与生态环境恶化加速相伴而来的原因,也是继续实施这一政策所面临的最大矛盾。 

  任何一种扶贫的方式,都有自身的独特功能和局限性,也有如何把它用好管好的技术性问题,还有如何使之本地化的创制问题。所以,应根据农村所剩贫困人口布局更加分散、生产生活条件更加恶劣的情况,转换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前而言,一要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为切入点,切实做到扶贫资金到村、到户,确保扶贫工作的效益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身上;二要把稀缺的扶贫资源,适当地增加到农村基础教育、卫生健康、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对于那些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的贫困人群,则通过移民搬迁的办法,来解决其贫困。

  摘自《学习时报》2004.7.26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