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病人致死: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博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 13:53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 ||||||||||
★文/ 彭湖湾 一名在车祸中身受重伤而生命垂危的男子,在河南省新郑市中医院的抢救下,暂时保住了性命。但16天后,他在新郑市的邻市长葛市乡间公路上被人发现,两小时后死亡。经警方调查,该男子是被人抛弃在路边致死的,而涉嫌抛弃患者的则是新郑市中医院。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抛弃事件的主要炮制者居然是他的“救命恩人”——抢救该男子的外三科主任
从治病救人到抛荒野外,相信他们也经历过激烈思想斗争,但最终还是因为“护理病人负担太重”而选择了抛弃。在市场利益和伦理道德的博弈中,这无疑是一种“没有良心”、“没有职业道德”的举动。 市场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所必须拥有的。”(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得不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对道德的强烈诉求,并不能掩盖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本身存在的“道德悖论”。 医生将病人抛荒野外,这让人首先想到的是市场经济下的人心不古,重利轻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贫”,中国传统历史重精神、重和谐、重义轻利的理念,着重的是对“道德人”的塑造。然而,随着社会关系的逐渐松散和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体性的空前释放,不道德、不讲良心的事情再也不像以前自然经济状态中那样,很容易受到相应的惩罚了。市场经济中这种潜在的机会主义倾向加重了市场主体“不道德”的冲动。如此一来,“经济人”对“道德人”的排斥造成了市场参与主体的人格分裂,对传统信仰的迷失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社会好像一下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中国走到今天的这种道德状况,与转型期的社会变迁不无关系。但这不是市场的错,恰恰是因为我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就没有具备这种素质。面对“医生缺德、商人失信”等种种道德困境,重塑市场伦理,打破道德悖论,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场缺乏道德规范的市场游戏,势必造成市场经济活动的无效率和低效率。 市场经济运行对道德的需求是通过自身内在制度和规则来满足的,但制度和规则也有缺陷和偏颇,在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更是如此。因此,市场道德建设本身也必须形成确定性的保障机制。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非确定性的世界,道德正因为长期缺乏确定性的保障,而使得自身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处于尴尬的不利地位。就拿上面那个“医生将病人抛荒野外”来说吧,医生的这一举动虽然应该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但换个角度来看,假若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足够完善的话,对于无名病人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一些社会保障机构来解决,而不是让医院这个“非公益”单位来独自承载,还会发生这种状况吗? 道德不是一项工程,不能够仅仅依靠单纯的条款、条例来建构;道德其实是一个过程,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形成是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演进历程,是一个多重博弈均衡的过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