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体育运动业 > 正文
 
一块奥运金牌的成本估算:3000-8000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3日 18:58 《OBSERVER全球财经观察》周刊

  从1993年奥运争光计划问世开始,我国就明确了一切体育运动围绕着奥运会奖牌的目标。这样的成本投入看重的更多是金牌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

  以本届奥运会的投入来看,重点项目,即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投入巨大,每块金牌的成本高达3000万元—8000万元。而在我国,研究在现有体制下奥运金牌的成本核算的体育经济论文还没有出现。没有人意识到,也没有人测算过几千万元一块金牌的成本及效率问题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雅典快讯 新浪无线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8月4日,因为费用的问题,中国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鸟巢”停建。从夜晚的长安街上看去,“鸟巢”那巨大的黑影耸立在街,透着微微的灯光,没有了往日里繁忙的景象。近日里,好几个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建设项目都受到了质疑,中国体育投入的“举国体制”引起微辞。

  但是,2004年奥运会的投入还是一样的庞大。从1993年奥运争光计划问世开始,中国政府就明确了一切体育运动围绕着奥运会奖牌的目标,无论多少的成本投入,更看重的是金牌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在被反复讨论的时候,8月8日,2004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全体出发了。本次中国代表团共有633人,其中运动员407人,官员226人。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对记者说:“本次奥运会的费用我们还没有完全统计。总之,其中大部分是国家拨款,一部分是国际奥运会分配的费用,还有一小部分是社会捐赠的物资。”

  奥运争光计划的源起

  国家奥委会副主席吴寿章退休的时候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至今,他还清楚记得1993年的情形。那天袁伟民把他叫进办公室,告诉他拟定一份《奥运争光计划纲要(1994-2000)》。当时他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可是,当他2001年离开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办公室的时候,悉尼奥运会荣获28块金牌的这个数字还在他的脑海中跳跃。

  28块金牌,排名第三,他当年拟定的《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历史任务。新的奥运争光计划即将出台。2001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雅典奥运会代表团出发前,身兼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崔大林说:“是的,悉尼奥运会我们确实获得了28枚金牌,位居世界第三。可是,我们却依然不敢自称‘体育强国’。”他这句话并不仅仅是谦虚。我国现在的目标是在“冲击雅典奥运会,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这个关键时期继续保持一种强势的姿态,或者更加明确的是要在本届雅典奥运会上保持“第三名”的位置,“举国体制”不仅仅是投入上的机制,更是一种普遍化的由政府提倡的社会心态,未来的半个月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将会盯在那些金牌上。

  崔大林在内的很多人对此都持一种保留态度。他们不愿承重如此庞大的压力。

  但目前,中国实行的“举国体制”的做法不能改变。甚至到2008年都不能改变。“现在也有很多国家在效仿我国的这种体制,因为这种体制能够见效的。”崔大林说。

  在这种“举国体制”下,新时期的“奥运争光计划”的目标要求竞技体育总体实力稳中有升。扩大优势项目,继续保持在亚洲的领先地位,巩固和加强在夏季奥运会的前列地位。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纲要规定就必须要在继续实行“举国体制”的前提下进行。针对这几个目标,《奥运争光计划纲要2001-2010》中规定:“确保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国家财政拨款是体育经费的主渠道,必须予以保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体育法中‘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的规定落在实处。按照‘分级管理,分级投资,分级负责’的原则,中央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全国性体育组织机构的活动,承担为国争光任务的重点运动项目,参加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国家训练基地的建设等事项。  建立和完善体育专项资金制度。国家设立‘奥运专项资金’、‘全民健身专项资金’、‘体育设施建设与维修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保证体育事业的重点需要。”

  按照这个计划,为确保北京奥运夺金牌,将适度扩大国家队编制,增设部分项目的国家二队。目前,拟增加706个一线国家队队员编制和1200个二线国家队队员编制,同时在20个奥运会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和球类集体等项目中建立国家二队。这个编制正在进行中,那么,加上目前1316人的国家队编制,从2004年开始,国家队的人数将达到3222人。庞大的队伍,背后究竟是多少成本开支呢?

  究竟需要多少钱

  为了实现这个“奥运争光计划”,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然而,“费用”这个词对于所有的人来说似乎都是一个很神秘的词语,每一个人对此都讳莫如深。“我们的费用是逐年增加的”、“我们的费用是得到保证的”……所有的人都对此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1990年代初期,我任球类司司长的时候,单就羽毛球队,国家一年投入2000万元,其中外事费用只有150万元。然而,实际上,每年参加各种比赛的费用,羽毛球队就需要外事费用六七百万元。”原国家体委球类司司长吴寿章回忆说,“不足的费用,都是由社会赞助解决的。”

  然而,在1996年,球类司就已经解散,分成为“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等,相应的还有其余各司都成为“射击射箭管理中心”、“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等专业项目中心,到目前为止,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单位有2个机关中心、21个运动管理中心、5所直属学校以及其他共42个。

  从1999年起,按照“暗钱变明钱”的原则,国家财政部规定取消国家体育总局“预算内”、“预算外”的差别,将收支脱钩。也就是,所有收入,包括彩票的收入上缴财政部,然后由财政部统一拨款。因此,原本属于“预算外”收入的彩票收入与若干项目中心、场馆的创收都被纳入了“预算内”。

  2001年是《2001-2010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执行的第一年,在执行该计划前,从国家财政部公布的财政决算报告中可以看出,2000年“文体广播事业费”预算数为292.24亿元。“其中拨给国家体育总局的财政经费与事业费为16亿元”。这是《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公布过的一个数字,国家体育局体育经济司副司长刘扶民证实了这一数字。但他还说:“每年国家拨款是超过16亿元的。而且将随着2008年的到来将逐年上升。”

  “与往年奥运会突击式训练不同的是,备战2004年奥运会的计划已经从2001年就开始执行了。这就叫做‘奥运周期’。国家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从方式方法上来看也更加系统化。到目前为止,国家拨款还是我们全部费用的主要来源。超过90%。”刘扶民还说。

  “我们的目标就是奥运金牌,一切都是为了奥运金牌做准备。”本届奥运会专家组组长吴寿章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透露的数字表明,按照奥运争光计划,从2001-2004年,每年国家拨款增加1亿元;2005-2008年,每年国家拨款增加2亿元,那么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仅仅对国家体育总局的国家拨款就会达到27亿元,这其中并不包括国家专项拨款。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的专项资金拨款就已经达到了40亿元。

  “实际上,国家专项拨款肯定会超过这40亿元的数目。”刘扶民说。

  另外,国家体育总局还有社会赞助的费用。但是刘扶民表示,社会赞助由于是商业运作因此一是不稳定,二是会按照特定项目投入,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离市场比较远的项目中心比如举重、射击等来说,国家拨款是所有开支的惟一来源。然而对于体操、游泳等来说,国家拨款只是一个零头。其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足球,每年国家拨给的只有20万元的办公费用。而另外一些受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包括保龄球等,国家的拨款就更少了。

  吴寿章介绍说,国家重点投入项目18个(7个强项: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举重、柔道、射击;其他11个项目为篮球、排球、田径、射箭、游泳、击剑、摔跤、赛艇、帆船、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一般性投入项目包括足球、网球、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水球、花样游泳、艺术体操、拳击、自行车、皮划艇、现代五项、马术、武术、花样滑冰、冰球、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自由式滑雪。国家保证对重点项目的投入,一般性项目国家只作有限投入。

  总体来说,国家拨款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体育总局的行政费用,占50%,包括工资与办公室的基本单位开支、部分场馆的建设费;一部分拨到各个项目中心,占40%,其中包括非运动事业费、运动费、外事经费;另外还有10%则拨给有场馆的中心作为场馆维护费用。在所有的项目中,器材消耗大的有:自行车、体操、射击、飞碟、赛艇、击剑共6项,原因在于具体的项目:射击所使用的枪支、弹药、飞碟均为国外制造,而且属于每天的日常消耗,自行车的设施和服装也是一笔庞大的日常支出;设施运转消耗最大的是游泳、跳水、花样游泳共3项。因为每天游泳池的换水需要上万元。这9项是体育局的“拨款大户”。

  实际上,各个项目中心的费用使用包括两部分:一、基本费用,也就是包括事业费、人头费与外事费;二、专项费用,也就是拨给项目中心专款专用的费用。

  就器材消耗最大的项目——体操来说,国家体操队教练钱奎介绍说,从2001-2003年,每年费用为2000万元,其中器材维护更新费用为100万元,运动员115人伙食费为200万元、补贴85万元,其余1700万元则为办公费、教练工资、运动员专训费、外事费等。场馆建设有另外的专项资金。为了准备2004年奥运会的比赛,体操队更新了设备与器材,该项费用为400万元。

  因此,从2003年到2004年的两年,体操队共用去4400万元。4年累计下来,总金额约达8000万元。以体操队的夺取一到三块金牌的目标来看,最低的成本,是每块金牌2700万元。如果只得到一块金牌,那么,它的价值就是8000万元。这样的估算除去了场馆建设费用以及地方政府支出的一些费用。以得金牌数目较多的跳水运动计算,4年总投入为1.2亿元,得4块金牌的话,每块成本约为3000万元。

  这其中并不包括运动员服装,以及获得金牌后的奖励。

  由于当年的“体操王子”李宁的缘故,体操队的所有服装都是由李宁公司提供的。事实上,所有国家队的拨款中都没有包括服装这一项。“服装都是他们自己解决的。”刘扶民说。这也是目前各项目的基本模式,只有服装等小项目支出实现社会化,而且柔道、自行车等项目的服装也还没有解决。

  另外一方面,虽然运动员的编制在国家队,然而他们的工资关系仍然在各个地方,因此,国家队只是给运动员发放一定量的补贴。金牌奖励则是按照级别不同,项目中心向国家申请专项奖励资金。“今年特别不同,雅典奥运会,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将获得20万元的奖励。”钱奎说。

  这些计算都没有将运动员早期培养的费用计算在内。我国主要是以“业余体校”的方式来培养运动员的。在我国目前的“举国体制”下,培养一个运动员大约需要花费七八年的时间。业余体校是附着在传统教育体制上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业余体校。这些业余体校以训练为主,文化教育为辅。运动员们在此期间相应地参加各种比赛,其中成绩优秀的则被选到了省队,此时,运动员就成为了所谓的“专业运动员”。其中,所有的费用都是由国家负担,这是一般运动员的成长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与体育产业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成长模式渐渐被打破。足球就是一个例子。“运动员的培养不再是单一的了。”吴寿章说,“人们可以花钱去培养运动员,这样一来,社会的参与度越来越增大了。体育事业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而且是全民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是,这样的投入现在还是杯水车薪,与庞大的投入到奥运争光计划的金额相比,这些数字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说,一个运动员一个月能用掉多少钱可以算出来的话,那么社会的投入(包括运动员幼年家庭和县市政府的投入)、各地的投入以及随之带来的费用则无法计算了。

  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体育经济的老师介绍,举国体制在2008年前根本不会改变,因为我们对那届奥运会有更大的期待。而研究在现有体制下的奥运金牌的成本核算的体育经济论文还没有出现,这个领域在我国还是空白。

  没有人意识到,也没有人测算过几千万元一块金牌的成本及效率问题。



  

《东方早报出品《OBSERVER全球财经观察》周刊问世!

  从今天起,每周五,《东方早报》出品《OBSERVER全球财经观察》与读者见面。

  75年前,亨利卢斯“观察”到他所认为的本质:“基本上,商业就是我们的文化,因为它就是我们时代的特征。”他创办了《财富》,他知道自己将成为一个新生阶层的辩护士。

  75年里,企业家,那些曾被视为惟利是图的人,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以类似于“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来界定,他们身后的企业作为可以左右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得到尊重。

  对于中国来说,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不过20年,商业文明还仅仅是开始。虽然我们诞生了一些令人尊敬的公司,但是真正的商业大时代显然属于未来。

  今天,与中国选择商业文明一道,《东方早报》出品《OBSERVER全球财经观察》,记录这样一个大时代,记录那些伟大的商业事件背后的财富流变,以及影响财富走向的人的事业和生活。

  《OBSERVER全球财经观察》借助于《东方早报》财经类综合性日报的平台与优势,更强化观察者的角色,强化国际视野。

  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城市,并着力建设成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以期在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中做一个领导者,我们相信全球化的中国上海代表一种进步方向,这也是《OBSERVER全球财经观察》创刊的机遇——一本与上海气质相匹配的财经类周刊,以上海为辐射中心,全球化视角的操作方案。我们与美国“Project Syndicate”机构合作,每期刊发国外著名经济学者版权文章,約瑟夫·斯蒂格里茨等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我们的作者。

  (主编:伊险峰)

  

《全球财经观察》媒体说明

  《全球财经观察》是一本关注财富流变的新闻周刊。它关注大事件、大公司、大人物,以及政府的宏观政策。它关注大事件中的财富暗流,关注大的财富事件。换言之,就是重大财富事件解读,财富视角解读重大事件。

  我们的立场:对财富友好的态度,如果我们的批评稿是指出他们的问题,是诤友。我们的观点应该很鲜明,支持财富,但保证客观,制度上的支持,法律上的支持。我们对合法财富的拥有者保持一种具亲和力的关系。

  读者:是给财富拥有者看的,主要针对CEO和职业经理人阶层。它的目标读者是商业领袖。

  何为商业领袖?一部分是企业家,一部分是企业,一部分是左右这些人和企业的力量。

  结构:可谓国内目前体量最大,周期最短的财经专刊。主要栏目有“社评”“访谈”“中国”、“北美”、“欧洲”、“亚太”、“公司”“话题”等几个版块。从不同角度观察财富走向,剥茧抽丝厘清资本路线,通过重磅描述和独家解读,给读者讲述激动人心的创富故事。

  另有独家买断的国际知名财经主笔的专栏文章,一个“市场专栏”,一个“国际专栏”用他睿智启发思考,借你慧眼看破迷局。最后是“品牌”、“品位”、“科技”、“城市”等内容。意在强调人生除物质追求外,还应有诗意化的精神世界。目标是财富与品位齐飞,睿智共气质一色,做一个幽雅的有钱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奥运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