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华审计风暴震慑贪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8:04 《新华航空》杂志 | ||||||||||
李金华审计风暴震慑贪乱 从1985年出任副审计长,李金华已经在审计署工作19年。如果一切顺利,2008年他该从这一职位上“光荣退休”了。如此整整23年的审计工作,既是令李金华终生难忘的职业
没有人会否认李金华的自评:“我的心比较‘狠’,手段比较‘铁’。”李金华的母校中央财经大学请他去讲课,但“因为讲课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他立即组织人马审计母校。 当然,李金华比任何人都清楚,他背后最强大的支撑,正是仍在建设中的中国审计制度安排。根据《宪法》第91条规定,审计署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但《审计法》的正式实施,则在此12年之后。 而那时,李金华已经在审计署做了10年的副署长。正如多数新制度创建初期的通例,李金华痛感很多审计工作不够规范,也缺乏连续性。虽然从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到中央各部委的财务收支,审计署都有权严查,但在很长时间里,审计目光更多是“向下看”。 因此不难想象,当李金华把诸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工商银行、中国人寿等中央部委和大型金融机构的严重违规问题向公众披露时,其标志性意义和震撼效果之大。 审计清单可以年年出,但审计部门毕竟只是“侦察兵”,如果已发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司法或监察部门配合彻查,如果产生问题的制度性因素不能及时消除,审计的价值和威慑力必然大打折扣。 而这早已超越李金华职能作为的范围。因为它所引发的,是对整个财政资金调拨、使用决策过程,以及所有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性规范。 身为审计长,李金华尽可以努力提升中国审计工作的水准。审计署成立20年来,通过审计追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逾1300亿元,但在2003年8月举行的全国审计理论研讨会上,李金华谈得更多的,却是中国审计水平与国际相比尚存较大差距。 仅仅5年之后,同样的上海六月天,却带给唐万里完全异样的感受。 5年前,全新组建的德隆国际战略投资公司,从遥远的新疆东进至数千公里外的上海。 在各项业务遍地开花、金融市场风生水起的同时,唐万里搬进了浦东世纪大道旁那幢引人注目的德隆集团新办公楼,超大规模的董事局主席办公室,常令到访者感叹不已:陆家嘴抬眼即见,金融业任其渗透,德隆的战车滚滚向前纵横全国,并购之手甚至远越重洋并屡有斩获。 然而5年之后的世界,毕竟改变了。 整个德隆系的金融链条,从年初开始全线崩陷。这是中国民企面对不规范市场的狂热投机之痛,更是中国金融业巨变进程中必然经历的转型重生之痛。 当更进一步弄清德隆的发展轨迹,在他们已走得过深过远的领域内,不难寻找到类似资本主义初期淘金者的暴利累积,也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中期财团式的狂飙突进,甚至还有资本主义后期集团化的产业整合。 时间在流逝,德隆在做大。当年的中学教师唐万里,却不得不悲哀地看到,这样一个既不合于传统、亦不容于创新的矛盾集合体,最终只有走向崩陷。 德隆的崩陷表明,中国民营企业远未具备进行跨行业、大规模整合的能力,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的不恰当渗透和拓展,很可能变成一场豪赌式的冒险。 德隆的崩陷还表明,寻求可持续、稳定发展之路,始终是企业、特别是商业资源并不完备的民营企业的立身之本。任何不顾经济规律和限制的狂热行动,都只会演化为破坏性投机。 唐万里之后,谁将会是下一个心痛者? 撰文/何刚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