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百上千亩地如何轻易被批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14:31 南方日报 | |||||||||
违法占地成本过低收益高是关键,完善现行法律势在必行 部分干部不再满足于抓企业,而是瞄准“经营城市”的理念 新闻分析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出台一个又一个重要文件,然而一些地方非法滥占耕地现象仍是愈演愈烈。在大量的违法用地案件中,有相当部分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所为。他们为何敢于屡闯耕地保护“红线”?记者调研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违法占地的“成本”太低,而“收益”却很高,完善现行法律势在必行。 现状 耕地“红线”变成“弹簧线” 按法律规定,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没有权力批准建设用地。但从已披露的一些土地违法案件来看,县、乡两级政府动辄就能把成百上千亩的土地批给用地单位或个人。 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约1亿亩。在各类土地违法大要案的查处中,地方政府违法案件成为查处重点。来自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显示,去年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土地违法案件有4746件,涉及土地面积1.01万公顷,分别比上年上升28.53%和42.53%。 是什么原因使耕地“红线”变成了“弹簧线”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个中缘由,除了一些官员法制意识淡薄,权大于法以及权钱交易等腐败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受利益驱动和以GDP为考核标准的政绩观影响。 以东部某省国土资源厅的测算为例,这个省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要消耗2.4万亩土地。面对当前开发区的土地清理整顿,一些干部对占用土地的欲望仍然非常强烈。他们担心,停止批地会错过发展机遇,提出不要搞一刀切,要求早点解除冻结令。广东省一位县级领导说,种粮食农民永远富不了,要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就要上项目,就要用地;北方一个产粮大县的领导则认为,粮食主产区之所以落后,就在于二产不发达。“无工不富”,所以更应上项目奋起直追。 由于现行干部考核机制存在缺陷,在一些地方官员眼中,“政绩是硬道理”,什么法律政策和农民利益可以先放一放。这些干部不再仅靠直接抓企业来带动GDP以及就业的增长,而是更多地瞄准了“经营城市”的理念,通过政府集中土地再公开招标拍卖吸引投资的方式,不仅使自己所在的城市短时间内“旧貌换新颜”,而且直接增加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GDP,形成了占地——收入——再占地——再收益的循环。 一些领导干部对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往往认为是“出于公心,为了发展”,睁只眼闭只眼。一些职能部门甚至和地方政府共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避审批。 症结 “因公违法”闯线者难伤筋骨 据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介绍,有些不合规定的批地都是领导班子集体决定,被称为“因公违法”,所以地方在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上,只要“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就不会太重,结果就是恶性循环。有些“生米煮成熟饭”,便批评教育、补办手续了之。 专家指出,这既破坏了执法执纪的严肃性,也没有使违法者受到震慑。事实上,所谓披着“因公违法”的外衣,往往是为了少数部门或地方利益,甚至是开发商的利益,其涉案土地面积更大,影响更坏,它严重干扰和破坏土地管理的正常秩序,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负责人说,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徇私舞弊,非法批占大量土地的追究刑事责任。”从法律条文理解,似乎只要没有“徇私舞弊”这个构成要件,非法批地行为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再比如,按法律规定,哪怕占用一亩基本农田都需报国务院审批。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先调整规划,将农田改为建设用地,就可以规避审批,且大多未受到严格处理,这使得一些地方党政干部敢于屡撞耕地保护“红线”。 “先上车后买票”,是时下一些地方发展地方经济冠冕堂皇的理由。专家强调,正是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使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不到实处。很明显,在政府的有效行政及政府管制与市场自由选择的关系博弈上,存在着严重的“制度梗阻”。 对策 把“红线”变成“高压线” 专家提出必须走内涵节约型经济增长道路,协调经济建设和耕地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国家应该用更严格的制度和法律,确保耕地不再受到破坏。他们建议: 当务之急是要重新确认现有耕地数量,摸清基本农田保有量,尽快将耕地保护指标列入考核地方党政一把手政绩的主要内容。只有把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变成“高压线”,让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人成为“过街鼠”,才能保住子孙后代的“粮仓”。 提高占用耕地的经济成本,降低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的成本,对新增建设用地征收费用按比例上缴中央财政。 确立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克服规划执行的盲目性,规划修改的随意性。 必须追究闯“红线”者的责任。要让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即使涉案人没有“徇私舞弊”,对严重违法占地特别是侵占基本农田的行为,也应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记者 陈芳 张洪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