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转轨的25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 13:33 中评网 | |||||||||
这是作者于2004年5月31日参加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河内举办的“转轨经济政策国际大会”第二单元中的主题演讲提纲。 1979年至2003年的25年,中国的经济转轨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经济转轨的历史成就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中国已进入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新阶段。二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1)所有制的基本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占99%,非公有制经济仅占1%。25年来,中国的所有制改革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其GDP增量贡献率为60%左右,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0%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3以上。 2)国有企业改革加快。1989—2001年,国有企业户数由10.23万户减少到4.68万户,但实现利润从743亿元增加到2388.56亿元。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的数量逐步减少,但是国有经济的效益明显提高。 (3)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革,把各类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4)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原则和法律。今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使这一原则在国家根本大法中得到了确认。 2、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1)商品市场的价格基本放开。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环节,政府定价比重占4%左右,政府指导价比重占1%左右,市场调节价比重已高达95%。 (2)农产品(资讯 行情 论坛)指令性计划全部取消,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 (3)各类要素市场得到较快发展。资本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已初具规模。 (4)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逐渐打破,全国统一的市场已基本形成。 (5)随着中介服务市场的规范建设,一个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专业化中介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3、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1)计划、投资、财税、金融、外贸、外汇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家基本上取消了指令性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了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只规定经济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货币供应、国际收支、人口和就业等预期性指标。 (2)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供求总量变动,由追求速度、数量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注重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逐步转变为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 4、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重点在城镇进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国有200多个城市和300多个县建立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继续扩大,到2002年底,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1.47亿人,是1990年的2倍多,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462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超过1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覆盖面达9400万人,医疗保险体制也正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中;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待遇得到保障。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不仅为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也为新形势下的社会稳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从本国国情和实际出发,选择经济转轨之路 1、中国选择渐进式的经济转轨道路,25年的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在经济转轨的路径选择上,中国没有谋求一步到位,而是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避免社会震动过大,在保持社会稳定条件下推进改革,使改革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约束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较好地处理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平稳的经济转轨。例如: (1)先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薄弱的农村起步,再逐步向城市推进。 (2)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价格“双轨制”,逐步并轨后实行市场价格。 (3)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开放,取得经验后再推向沿海、沿边和内陆地区。 (4)所有制改革先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和重组,与此同时加快发展民私营经济。 2、中国经济转轨中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是中国25年改革进程中的一条主线。把握这条主线,对于从整体上认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进程和特点,是十分重要的。 (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以经济发展为主线。 (2)改革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进行,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 (3)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为改革、发展创造基本条件。 在下一步的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不仅过去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会在新的形势下显现出来,而且还会出现新的不稳定性因素和新的矛盾。中国的改革正在进入重要的攻坚阶段。因此,继续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把握好三者的力度和相关联系,以保证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对中国下一步的改革相当重要。 3、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战略,逐步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 (1)以取消指令性计划、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和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主动实行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外贸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了中国经济潜在的比较优势。2003年,中国外贸出口额4384亿美元,进口额4128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45倍和38倍。 (2)拓宽开放领域、改善投资环境的措施取得明显成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3)实行梯度推进的区域开放政策。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逐步推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产业聚集效应日趋明显。 (4)加入WTO是中国面向经济全球化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阶段。依照通行的国际规则开放市场,规范对外经济活动,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经济转轨。 4、积极有效地发挥政府在经济转轨中的作用。 中国在经济转轨进程中,如何发挥政府作用,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总结的过程,同时也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1)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2)政府通过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国家长远利益,通过政策导向体现战略意图,通过经济杠杆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障政策实施。 (3)建立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法律制度。 (4)政府作用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政府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总体上,是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逐步退出来,从政府不该管、或者管不好的领域撤出来,把政府该管的事管起来,并且管好。 三、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几个问题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突出。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购买力低下使得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1990-2003年,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4.6倍,但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仅增长2.8倍。从人均收入增长水平来看,城乡的差距是3:1左右。中国有专家估计,城乡人均收入的实际差距大概是6:1左右。 2、分配关系尚未理顺,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尚未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格局。例如,1980年的基尼系数只有0.160。经济转轨20多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2003年的0.468,成为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关系没有理顺。首先,在初次分配领域,我们还缺乏有效的限制垄断、鼓励平等竞争的政策,某些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其它行业。其次在再分配领域,税收和社会保障政策还不完善,需要大大加强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3、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中国在经济转轨进程中,面临着如何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增加就业比重的问题。突出的矛盾是就业增长率大大低于GDP年均增长率,并且还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未来20年,中国仍然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例如,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2001—2005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最快,估计年均增长1360万人左右。同时,尚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步转移到城镇,目前有1100万左右的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 4、结构性改革滞后。 我在5年前提出,中国应当从基础性改革转向结构性改革。这里讲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经济体制的整体性改革,以及寻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关系。例如,国有商业银行同企业改革同步推进的问题。中国在今后几年,将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进程;如何积极稳妥地发展NGO,使各类NGO能够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发挥作用;如何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制度上遏制腐败,逐步形成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等。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