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陆丁 > 正文
 
货币局体制的运作原则和适用条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8日 11:46 中评网

  近几个月来,印尼盾币值惨跌,印尼经济状况每况愈下。据报道印尼高层最近正在考虑采用货币局的运作体制来管理印尼盾的发行,以尽快恢复人们对印尼盾和印尼经济的信心。究竟什么是货币局体制?它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中央银行体制有何不同?

  一,货币局体制的由来和演进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传统的货币局体制原为英法等国海外殖民体系的货币发行方式,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流行于本世纪上叶。这种体制的运作具有以下特点:

  本国货币汇率钉住一种作为基准的外国货币

  货币发行有至少100%的基准外汇准备金保证

  货币局保证本国货币对于基准外币的完全可兑换性

  在五六十年代,货币局体制在大多数国家纷纷被中央银行体制所取代。货币局体制不再流行的原因,主要是当时主张政府积极干预调控经济的经济学思潮盛行,原先在货币局体制下的各国政府都不再愿意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被这种体制捆住手脚。同时,货币局带有的殖民时代经济体系烙印,当时新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不愿意保留,因此仅有少数国家继续沿用这种体制。

  但是,货币局体制近年来又有回潮的势头。先是在1983年,港元因为当时人们对香港前途普遍担心而币值大跌,促使港英当局决定重建货币局式的联系汇率制,使港元和美元挂钩,恢复了人们对港币的信心。后来,阿根廷在1991年也建立了货币局体制,用以控制国内的高通货膨胀,稳固币值,恢复经济。接下来,一些前苏联的小国和东欧国家也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把建立货币局体制作为它们稳定经济和重建货币体系的重要措施。货币局体制之所以重新登台,是因为它和中央银行体制相比,具有一些令人瞩目的特点。

  二,货币局体制和中央银行制度的比较

  在严格的货币局体制下,货币发行完全受限于货币局的外汇储备。而中央银行体制下,政府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都可以成为货币发行的资产准备。从以下的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局和中央银行这两种体制的区别。

  货币局

  

  资产 负债

  外汇储备 货币基础:

  公众和金融机构持有

  

  中央银行

  

  资产 负债

  外汇储备

  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

  政府财政向央行的透支 货币基础:

  公众和金融机构持有

  

  因此,中央银行操控国内货币信贷的自由度,要比货币局大得多。具体来说,中央银行可以向政府贷款,而货币局却不可以;中央银行在国内发生金融信贷危机时,可以扮演银行体系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而货币局却不可以;中央银行可以操控本国利率,而货币局却基本上没有这种能力。

  乍一看来,这些都是货币局体制的缺点。一个严格实行货币局体制的国家,首先会失去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的空间。因为当货币钉住一种基准外币的时候,本国利率将跟着基准货币的利率走,顶多只会暂时偏离。本国的货币供应量也受到外汇储备的限制,无法根据经济景气相应调节。足额储备的规定使货币发行可能受境内外资金流向的影响。另外,由于货币局不得接受政府透支,使政府不能用增发货币的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限制了财政政策运作的空间。

  但是,这些限制恰恰也可以成为货币局体制的优点。首先,本国货币的同基准货币的完全挂钩和可兑换性,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于本国经济的信心,便于贸易结算和商业交易。从长远看,也会使本地通货膨胀率不致过多地偏离基准货币国的水平。另外,货币局所缺乏的信贷灵活性,正是严格控制国内信贷扩张,尤其是确保政府谨慎理财的一项重要体制保证。

  那么,当一个国家出现国际收支入不敷出的危机时,货币局体制和中央银 行体制相比较,何者较优呢?

  三,货币局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机制

  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入不敷出,不外几种原因:国内需求过热,进口过多;国内生产成本过高,导致出口缺乏竞争力;借外债投资,因前两个原因而无法收回周转。而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汇率调整和货币局体制下的货币供应变化都具有调节国际收支使之恢复均衡的功能。

  原则上,在国际收支入不敷出时,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浮动汇率机制会使本国货币贬值,进而使进口变得相对昂贵,出口成本相对下降,帮助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但货币贬值的风险在于:在存在巨额外债的情况下,用本国币值衡量的还本付息成本急剧上升,可能使企业不胜负担,相继破产。在境内外资金流动比较自由的环境下,货币投机商的狙击活动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过度,使问题更加复杂。币值动荡不稳,一方面增大了投资风险,使资金外逃,另一方面也使贸易结算困难,甚至引起国际贸易萎缩,整个经济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在货币局体制下,当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逆差时,当局发行货币的外汇储备就会减少,国内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减少,利率会偏高。这将有助于冷却国内经济,减少进口需求。国内工资物价的下跌,也会减少国内生产的相对成本,增加出口竞争力。同时,稳定的汇率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保持贸易通畅,结算方便。

  但是,货币局体制的这种调节机制,也潜伏着很大风险。当货币狙击活动发生时,投机商大量借本国货币来购买硬通货(如美元),而货币局必须按照运作规则无限制地按固定汇率买入本国货币。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很快使货币发行准备金缩减,国内货币供应量萎缩,从而使利率急升。银根紧缩资金短缺使国内金融界陷入困境,而货币局又不能象中央银行那样成为最后贷款人,施以援手。这样,即使原先没有严重的国际收支问题,投机商的货币狙击也可能把一个实行货币局体制的经济体推入衰退深渊。

  货币局体制最终能否渡过难关,取决于一系列因素。货币局式的调整,首先有赖于国内市场机制的灵活性,要求工资物价和房地产价格都能随着银根变化灵活上下调整,老百姓也能够承受。政府的良好财政状况以及货币当局的超额外汇储备也有利于抵御货币狙击,避免资金供应被直接干扰。同样重要的是,决策当局必须严格坚守货币局运作规章,不能给公众和投机商一丝弃守联系汇率的期望。

  如果国内市场上工资和物价存在很大的“黏性”,缺乏弹性和灵活性,那么货币局式的调整就难以奏效,代价也会很大。因此,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如采取中央银行体制,放松银根,贬值货币,用国内通货膨胀的办法来压低工资成本,避免金融体系瘫痪。

  所以,当货币危机发生时,货币局体制和中央银行两种体制孰优孰劣,依然是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遗憾的是经济学家不可能象自然科学家一样在实验室里试验哪一种体制较为灵光。可以观察到的近期例子是在1994-95年的南美金融风暴中,实行中央银行体制的墨西哥和实行货币局体制的阿根廷两国的经济表现。有学者认为阿根廷在遭受货币狙击后守住了汇率,衰退也较轻微,可以归功于体制的优越。然而这种说法也不无争议。关于最近香港击退国际货币狙击的案例,也有学者认为代价太大。不过大多数观察家同意,如果捍卫港元失败,香港经济的损失可能更加巨大。

  总之,货币局体制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上弊端丛生,危机四伏,而仍不痛下决心改革,那么即使放弃本国货币,完全改用美元或英镑,也未必能逃脱经济灾难的厄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