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互联网周刊》2004 > 正文
 
手机牌照 五年之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 16:17 《互联网周刊》杂志

  虽然“5号文件”对保护起步阶段的国产通信企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促进了那些企业的迅速壮大,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手机牌照制度在各种各样的合作、合资操作的冲击下已经背离了其五年前的初衷

  手机企业“大赚五年”的传奇引来了不少的羡慕,更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一时间作为亿万生意通行证的手机牌照顿时成为了“战略物资”。手机市场的各路潜流早已涌动多时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国有的、民营的、外资的,各路背景的资产为之聚集,而单纯依靠牌照生金的空手道—牌照拥有者赚得远比自己经营手机企业轻松多了,中电、普天等企业于此道谙熟已久。现在,随着行政审批许可制度的松动,做IT的、做家电的以及其他出身的一些中国市场的迟到者们又一阵子敲门声紧。

  2004年7月1日正式生效的国务院有关行政审批项目的保留条目中已经没有了“移动通信类产品”,伴随着全国工商联对业已实施五年的中国手机牌照制度的炮轰声,长期以来游离于手机市场之外的一大批企业似乎看到了拿到手机牌照的曙光。但是,手机牌照争论的另一主角信息产业部的态度依然不甚明了。

  手机牌照之累

  “手机牌照有得谈了。”2003年年末,一位在手机市场边缘徘徊已久的企业老板带着一股子兴奋这样说。半年之后的今天,同这位老板一样苦等牌照的明基品牌部负责人说:“手机牌照还是感觉得到,摸不到。”虽然之前明基通过同中电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大陆手机市场,但是一两款手机、月销售3万台左右、局限于二、三级城市的现状显然不是这家有志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影响的公司所能接受的。

  比明基更为郁闷的企业也绝对不在少数,据外电报道,有20家左右的国内外企业由于受阻于手机牌照问题而根本没有机会角逐中国手机市场。更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在他们看来,阻止它们进入市场的手机牌照制度自身在各种各样的合作、合资操作的冲击下已经背离了五年前的初衷。

  1998年12月,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5号文件”。据有关人士介绍,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即是严格控制移动通信产品生产项目的立项、审批,对移动通信产品生产企业严格监管,并将移动电话的生产纳入国家指导性计划等。信息产业部共向37个公司发放了29个GSM手机生产许可证和20个CDMA手机生产许可证(有14家同时取得GSM及CDMA手机生产资格)。在随后的2000年初,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又下文件“暂停审批GSM移动通信产品新建生产项目”,之后就一直未再发放手机生产许可证。

  在中国移通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内,包括神州数码、京东方、创维等企业却由于没有手机牌照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手机企业“一夜暴富”。

  业内一致的看法是,这一政策的出发点在于通过政府的计划调控职能保护和扶持国内的移动通信产业,所以在计划审批上的倾向性非常明显。而事实上,“5号文件”对于保护起步阶段的国产通信企业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内手机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最近几年从零起步做到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再做到最终在市场份额上超越外资品牌,有关部门所出台的类似保护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这五年中,中国手机产业让人惊叹不已的发展速度让很多人看到了手机生产牌照制度不合时宜的一面。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在其《关于进一步推进国产手机制造行业的建议》中对手机牌照制度提出了质疑。该报告认为,牌照制度未能从根本上限制外资企业的进入,通过牌照控制来限制国产手机生产数量,提升国产手机竞争能力的初衷没有实现,相反不尽合理的游戏规则却使牌照成为稀缺的垄断资源。试图由牌照制度确立的秩序反而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无序。牌照制度形成的行业准入壁垒,限制了国内新的资本与新的技术力量的进入,大量有能力投入深度竞争和技术研发的企业被挡在了门外。牌照制度和定点生产不利于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和优胜劣汰。基于这样的判断,该建议指出应当放开手机牌照制度,在手机行业内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但是,现在有充分的迹象表明这一建议同信息产业部的思路并不完全一致。

  信产部松口不松手

  电信业只能是一个比较竞争而不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这一观点深刻地影响到了包括手机产业在内的中国信息产业市场的方方面面。中国信息产业的决策者们认为,这个行业必须是一个在政府管制下的有序竞争的行业,独家垄断是不可取的,过多发放经营牌照导致过度竞争、导致社会资源极大浪费更不可取。

  在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之后,手机生产牌照政策一度被认为将松动,甚至完全放开。但是,中国信产部高层在最近已经明确表态,虽然信息产业部自己也认为现在的牌照制度有必要做一些修改,而且信产部也正在与发改委协商修改目前的政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手机生产仍需审批。

  信息产业部对于中国手机市场的基本认识是:产销基本平衡,有一些企业经营不佳,面临淘汰的危险。手机牌照一旦放开,可以想象的是中国批量涌现的手机生产厂商将会使情况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这也让信产部高层非常担心。

  一方面,有20家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内地的公司向中国省级政府部门或信息产业部提交了手机牌照申请,另一方面,部分牌照的持有企业的市场表现不佳。这两点都促使信息产业部重新审议手机牌照的发放政策。

  “我们已经收到了国内外多家企业的申请,它们都希望获得手机牌照以便在中国生产手机,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表示。 “一方面很多的企业都希望能进入手机生产这一行业,而另一方面,部分牌照的持有者生产规模严重不足,缺乏竞争力。有些已经取得牌照的厂商每月的手机产量仅有2万部,这样的企业要在手机生产行业生存非常困难。”

  王秉科对外透露,目前对手机牌照发放政策的审议还处于最初阶段,因此短期内该政策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他说:“我们就手机生产行业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多次非正式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的提议出台。”也就在不久前的媒体沟通会上,信产部一位高层明确表示,按照市场原则,手机的市场准入应该完全放开。但是,中国目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宏观调控在市场手段之外还要辅助一定的行政手段。

  牌照已经不是问题?

  不过有很多企业对外界广泛热衷的手机牌照话题并不感兴趣,夏新的一位高层认为,国内手机产业的大势已定。新进入者已经很难通过取得一张牌照就能改变整个的产业格局,真正有意于做手机的企业,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国际企业基本上都已经进入手机产业。

  “牌照的壁垒作用和影响力没有外界所说的那么大。”对于这一点,业内不乏有赞同者,虽然有牌照壁垒的现实存在,但是却有多个企业在中国手机市场成功上演“曲线救国”般的牌照攻略。

  2001年8月底,软件起家的托普收购国威电子,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成都建厂,用其牌照生产托普手机;2002年初,联想破费9000万元人民币和厦华合资建厂,收购厦华的手机业务;2002年4月,民营企业侨兴斥资3.2亿元收购中电通信65%股份,以净资产溢价70%的价格争取到了中电通讯的CDMA和GSM两张牌照;2002年夏天,多普达手机依托中电集团旗下的武汉中原电子公司现身手机市场;2002年年底,青岛澳柯玛集团与广州南方高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开发CDMA手机项目的协议;2004年初,被牌照挡在中国内地市场门外的中国台湾手机厂商明基通过和中电通信合资的方式进入内地市场。

  LG借牌浪潮,金正假手托普,韩国VK、伊诺借牌厦门中桥,其它如紫光、上奇、神达、易美、酷派等等企业也各自有各的寄生渠道。牌照在这些人面前根本不是问题。也正是因为牌照交易的频繁发生,有些牌照持有企业甚至干脆变身为牌照经营者。因此,从37家持牌企业却滋生出近百家手机生产企业。而其结果已经变成,对于有些企业来说,要想从信息产业部取得一张手机生产牌照绝非易事,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事情本没有必要如此麻烦。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牌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