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十九世纪末期的股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3日 15:28 中评网 | |||||||||
张蹇先生是我国当代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我们有[CJB1] 幸在赴江苏南通调查期间参观了展示张蹇先生创业史和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的中国纺织博物馆,尽管博物馆车少人稀,仅只我们两位参观者,但我们却为我们的发现兴奋不已。 尽管博物馆中的许多史实都使我们很感兴趣,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一张作为展品的股票。在这里我们将股票的内容照录如下:
大生纱厂1897年 大生机器纺纱厂 为给发股票事案奉 南洋大臣 奏饬在通洲 设立机器纺纱厂当经 太常寺少堂盛 翰林院修撰张 合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俩共计规银五十万俩以一百俩为一股官绅订立合同永远合办行本不足另集新股一体分利以银到之日起息长年官利八厘余利照章按股分派每届年终结帐三月初一日凭摺发利除刊布章程并另给息摺外须至股票者。 今收到 昆 欢 附本 壹 股计规银壹百俩正 经理通州纱厂张季直 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一日给 第柒百柒拾壹号 至 号 海通大生纱厂(印) 这张作为展品的十九世纪的股票为我们传递了许多值得认真思索的信息,这里我们仅是提出两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来作一简单的分析: 1、严格说来,此张股票是一张既非真正的股票也非债券的证券。从此张股票的持有人的权益看他首先享有的是“长年官利八厘”定息,如果仅据此款该持有人十分类似一名优先股股东,换言之从这张股票的第一项权益来看它有些类似于我们当今的优先股股票。因为按照股票的分类普通股股票并不支付固定股息,而只享有年终的红利分配和企业的投票权,而该股票首先强调固定股息,这一点十分象是当代带有债券性质的优先股股票,不同的是在当代,优先股一般情况下并不享有第二种权益,即不具有享受分红的权利(“余利照章按股分派”),通常普通股股票才具有参与分红的权益,但普通股一般又很少有定息。“长年官利八厘”这一条款将此一证券与普通股区分开来,使其十分类似于债券或优先股,而“余利照章按股分派”的条款却使其类似于普通股,与债券或优先股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即非严格意义上的股票又与债券不同的证券呢?这是我们提出的需要进行分析和说明的第一个问题。 2、这张股票的第一句话是“合领南洋商务局官机二万锭作为官股规银二十五万两”,也就是说大生机器纺纱厂的股本结构是:总股本为规银五十万两,其中官股也就是国家股以二万锭的纺织机械折现为二十五万两,占50%的股份,其余50%的股份是个人或法人股,即股票上所言及的“议集商股规银二十五万两”。从股本结构看,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带国营性质的股份制企业,且还很难称之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这里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现代工业刚刚出现之时就会有(或者说必然会有)官股(国家资本)的进入? 据展览馆的记载说明,当时张蹇先生筹办大生纱厂时最初募集的股份均为商股,最大的股东是上海的两个大商人,但后来由于相互未能最终达成协议,上海商人不愿出资入股,使其募集商股未能成功,在此情况下,张蹇先生转而求助于张之洞,最后张之洞同意以从英国进口的一套纺织设备折现作为官股加入。 历史的真实情况还需进一步寻找史料来进行研究,如果我们仅就此张股票所提供的信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意义的、值得我们认真进行思考的事情。 我们知道优先股系指那些比普通股处于有利地位的股份。优先股先于普通股取得利息,其股息数额一般是事先定好了的。优先股股东还有权先于普通股股东分得公司财产(当公司清算时)。优先股一般没有投票权。优先股可以认为是一种混合证券。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优先股可能具有投票权,一如普通股。与此同时,对于优先股应付股息有详细的规定,这又与公司的债券相似。但是优先股是公司的股本,当公司破产时是不能取得债权人的资格的。此外优先股股东有权先于普通股股东获取股息并分得公司的资产(当公司破产清算时)。优先股虽然有与公司债券相似的性质,但优先股的股息与公司债券的利息在税法方面却有着不通的意义。应该注意的是股息和红利不是一个概念,股息是企业的股东由企业所取得的利润,普通股的股息没有定率,也没有保障,随企业的利润有无大小而转移。优先股则按定率取得股息红利则不同,它是企业股东由企业所取得的超过股利部分的利润,即先有股息,然后才有红利。一般而言只有普通股有取得红利的权利,优先股则没有。 当然仅凭此张股票还无法清楚地了解和分析其股东权益、股票的类别、股票发行与银行及金融机构的关系、也难以说明其股票的流动性状况即其股权转移或上市交易情况和公司所有证券的结构(债券、股权等所占的比例)、期限等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当时的金融市场的发育情况来推测,此一股票上市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中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由外商于1905年在上海成立的,而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是1916年在湖北汉口成立的汉口证券交易所。 股票市场或股票交易所或证券交易市场事实上承担着两种功能,一是作为一种保险机制和制度,是一个“紧急”出口,换言之任何投资者几乎在任何情况下只需要花费极低的成本就可以买进或卖出任何一家企业的股票,同时当投资者认为所持有股票的企业经营状况于己不利或急需现金希望将证券变现时,他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证券代理机构卖出所持有的该企业的股票或证券,因此将股票市场或证券市场称之为投资者的紧急出口是不无道理的,正因为股票或证券交易制度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利用现代融资手段进行筹资的交易费用,证券市场另一方面的作用是具有投机性,它为每一个投资者提供了获得投机性收益的可能。缺乏股票和证券市场、没有完善的资本市场将会大大增加投资的风险。 在十九世纪末期的中国,并不存在一个完善的资本和证券市场,但是要创办现代工业又必须要求具有远超过传统家庭工业、小作坊工业所要求的资本量,因此不广泛地利用和动员各种金融资源就难以创办真正的现代工业,但是由于没有资本市场及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如证券交易机构、证券的信用审查机构等,筹资者的信用从何而来呢?也就是说投资者凭什么来相信筹资者的诺言会及时地兑现呢?另外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去了解一项投资的技术和财务方面的情况,他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是十分高昂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什么都懂的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但他在进行投资选择时最主要的考虑又必然是投资的收益性和安全性,而只有在技术和财务方面的深入了解才能保证投资的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实现;即使每一个普通投资者都是精明的技术专家和财务专家,那么投资者在企业经营遇到风险或投资者急需将证券变现时,在没有完善证券市场的社会中,投资者又该如何来确保其投资的收益性和安全性呢?这一切似乎在筹资者和投资者之间出现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似乎在此方面没有类似于股票市场这样的制度设置,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现代金融制度的保障,传统社会中的企业要利用现代的筹资手段进行融资活动几乎等于不可能。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企业家通过官股的加入和支付高于普通股票分红的定息来解决了上述难题。 官股的加入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用,形成了一种无形资产,说明官家对此一项目的未来前景是充满信心的,这在客观上起到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作用。因为在中国所有的传统组织资源中,政府是公平、力量、信义的化身,如果国家都力所不及的地方那么这样的问题便不是任何个人能构解决的了的,另一方面官股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因为一但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政府由于有投资在内就会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以保证政府投资不受损失,结果保护政府投资的同时也就保证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即非优先股、普通股又非企业债券的定息加红利的权益安排,是为了补偿由于没有证券市场所造成的证券流动性下降而对投资者形成的收益和安全方面的损失。事实上我们可以将政府对融资活动的参与和企业定息加红利的权益安排看成是对现代金融制度缺乏的一种具有替代性质的制度安排,仅管这种制度安排可能会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从而造成企业效率的损失,但毕竟它使我们开始学会利用现代金融手段来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成为可能。 历史的经验并不仅仅意味着过去,今天的问题和困难往往是历史的延续,研究历史有可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我们今天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