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斯蒂格利茨:中国行政调控成本低过加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2日 13:17 亚太经济时报

  ——斯蒂格利茨赞成中国政府宏观调控

  □本报记者 东 方

  照片上的大胡子老头既是著名经济学家,也曾是美国政府的经济决策官员和世界银行副总裁,每年至今已三次访华,每次都称中国经济整体并不过热,政府更应在经济发展中
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正挑战极限

  今年7月22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再次来华,并于日前在上海发表对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看法,进一步肯定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此次宏观调控。斯氏认为,宏观调控可用行政与利率两种调控手段。美国的市场化程度高,因此主要采取利率调控的市场化手段;中国目前的市场化程度仍低,因此应行政手段为主,以市场化手段为辅。减息或加息的市场化宏观调控与行政手段的调控相比,对中国而言,后者成本较前者明显要低。

  普遍认为,此次宏观调控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因此斯蒂格利茨赞成中央政府合理使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例如增加地方政府投资房地产项目的资金成本,限制部分过热行业等。今年4月,国务院将房地产等行业的自有资金比例提高到35%及以上,正是增加了这些行业的资本成本。

  斯氏称,通过前段时间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过热情况目前已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的贸易赤字和通货膨胀的规模都不大,劳动力也没有出现短缺的现象。“我没有看到过热的征兆。”他说,“我甚至不知道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极限在哪里,中国正在不断地挑战这一极限。”

  斯氏现为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氏可谓是在新旧世纪之交时继往开来的经济学家。他曾于1992-1995年担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1995-1997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1997-2000年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总裁。在学者与政府官员双重角色之间游刃有余。

  斯氏认为,市场经常失灵,政府应进行适时干预。市场本身难以产生效率,必须借助政府力量。其重要贡献之一是向世人传达一种新的经济观念,即第三条路,认为政府应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又须对政府作用加以限制。他经常为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提供货币政策、民营经济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建议。

  高速增长是好事

  与其它美国经济学家明显不同,斯蒂格利茨格外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斯蒂格利茨近年多次访华。他于2003年9月赴上海参加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时便认为,“中国经济并无过热现象。”今年至今,斯氏已是第三次访华。他此次到中国,是应邀出席中美财经传媒高级研修项目。该项目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办。

  每次谈及中国经济问题,斯氏坚持认为,中国经济并无过热现象。“中国需要快速的经济增长,来赶超先进国家,因为在人均收入方面,中国和其它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它需要这种增长来提供就业的机会。实际上快速增长不见得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有人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指标,如果超过9%就是过热。事实上,以GDP增长率判断经济增长是否过热不科学。”

  “在我看来,经济过热具体表现为是否存在生产过剩,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否从国外进口大量在国内足以能够生产的产品等。我认为目前这些都还不是问题。中国从通货紧缩到有一点通货膨胀,我认为是积极变化。”“中国经济从整体来看,我认为没有过热。但对于局部来说,有些地区,有些行业,或者一部分城市可能有些过热。”


邮件订阅:
  订阅《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您将免费获得经过精心挑选,把握市场脉动的投资信息。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
Email: 订阅 退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宏观调控新闻 全部加息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